玩酷网

观察GDP中私人消费贡献率,解读美国为何给居民发放大量现金补贴

与我国采用生产法核算GDP不同,美国采取支出法,重点关注:私人消费和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对外商品、服务贸易净额以及上述

与我国采用生产法核算GDP不同,美国采取支出法,重点关注:私人消费和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对外商品、服务贸易净额以及上述各领域在拉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直接贡献率。

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GDP初步统计时的环比年化增长率为1.1%,在5月底将之上调至1.3%,在6月底又将之上调至2%。显示美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动能远比之前预想得更加旺盛,韧性也更足。

支撑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究竟是什么呢?

当然是消费,特别是其中的私人消费。以美国商务部公开的国民经济统计报告为例:私人消费对GDP拉动直接贡献率由一开始的2.48个百分点,扩大至2.52百分点,当前公布的新数值是2.79个百分点。

下图,可能有部分网友看不明白,理解不了。南生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以第三次修正报告为准: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年化上涨2%。

其中,商品和服务贸易净出口贡献0.58%,政府消费和投资(即政府支出)贡献0.85%,私人投资拉低2.22%——上述三大部分贡献率合计为“-0.79%”。

换言之,如果剔除私人消费,那美国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环比年化增速“不是上涨,而是下降0.79%”。

但私人消费长期以来都是美国经济的核心支柱,不能刻意忽视啊——它在今年第一季度对GDP贡献了2.79个百分点,不仅抵消了私人投资、政府支出以及对外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拖累。

还将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率“硬生生地推上了2%的台阶”。看到了吧,拉动美国一季度GDP的增长,几乎全靠美国人民的消费了。从侧面告诉我们:美国居民真有钱,也真的敢于花钱。

疫情期间,美国给居民发放大量现金补贴的原因,现在您终于明白了吧。

对美国这种采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国家来说,他们首要目的就是稳住消费、提升消费。而稳住和提升消费的前提是就业,这也是美国当局在每个月都要重点发布新增就业人口、失业率等数据的背后逻辑。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美国也曾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大量居民被迫居家,失业率陡增。

如果不采取强有力措施,那美国居民的收入将无法得到保障,消费必然大幅滑坡,经济会掉入无底洞。这是美国执政者不愿意看到的,哪怕是为了将来的选票考虑,也要保住消费啊。

于是美国开启大规模QE模式,开启印钞机,大量增发国债,筹集资金,直接给居民发放现金补贴。在各种限制措施解除后,美国居民积攒的超额储蓄连续数个季度在释放,成为经济最大支撑。

与之相比,我国采取的是生产法,重点关注的是“理清国民经济各大产业,推动各产业增加值上涨”。其中,第一产业是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合集,剩下的所有行业都属于第三产业。

我国重点是看行业以及行业背后的企业,那出台的各项激励措施也比如首先“着力在行业、企业层面”,给他们降税,降准降息要把资金流动性落实到实际经济,讨论要不要救助房地产……

既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注点有差异,那中美两国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也必然有差异,出台的救市政策上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倾向。这也是我国给居民发钱,直接刺激消费措施迟迟难以大规模落实的背后逻辑。

最后是和大家互动的问题,美国对外贸易长期都是逆差,那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出口贡献率为何是正呢?感兴趣的网友,说说您的观点吧。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