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这东西看上去好像是一门玄学,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无非取决于成长环境。
成长环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两部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实就是一个人所接触到的人和物。
地铁上的这个女孩,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多讨论。
她的穿着乍一看很不起眼,但气质却很独特,仔细一瞧,才发现她浑身上下都是顶级奢侈品。
理查德米勒的腕表,劳斯莱斯汽车自带的雨伞,爱马仕的戒指,路易斯威登的运动鞋,梵克雅宝的手链,苹果手机竟然是身上最便宜的物件。
最引人注目的是清华大学书包,没有才华配合的财富是土豪,有了才华匹配的财富才是大户人家。
女孩安静地站在地铁车厢内看手机,低调得像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富家小姐。
有人说,这么有钱的人竟然坐地铁,说明真正的有钱人并不在乎出行方式。也有人说,这女孩一看就是来体验生活的,说明她的家长很会教育孩子。
但是更多人怀疑真实性,因为网络上充斥着假名牌,比如说她手里拿着的劳斯莱斯雨伞就是假的,真品是不带伞套的。
不用怀疑,这就是摆拍,这个女孩不仅在地铁上摆拍,在公交车上也摆拍,行头打扮一模一样,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摆拍的目的,但显然已蔚然成风,初看时还觉得有意思,看多了就烦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摆拍呢?大概率是为了带货,现在的人虚荣心很重,买不起真名牌,还买不起假名牌吗?
这些摆拍的人就相当于服装模特,以前商家会直接告诉你东西是假的,现在套路变了,他们不告诉你真假,有意以假乱真,勾起人们的虚荣心,从而去购买假名牌。
拜金主义盛行,跟这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无以复加地推崇消费主义,所有人都在劝你“买买买”,你有一百万,就给你推真表,你有一百块钱,就给你推假表。
各位看官量力而行,杜绝消费主义陷阱,便宜的东西可以买,但假的东西要慎重。
记得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有过这样一段故事。
他为了培养女儿的审美,从小只让女儿接触真的东西,黄金白银、名人名作,所有东西都不能掺假,时间久了,孩子就能养成分辨真假的能力,会自发地喜欢真的、好的东西。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让孩子接触这些东西,但却有能力杜绝接触假名牌、山寨品、盗版货,假的奢侈品没有任何意义,它只能满足人的虚荣心,使人变得越来越虚伪。
如果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多去博物馆、美术馆等地方,不用担心看不懂,也不存在附庸风雅,兴趣是一点一点养成的,气质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除了上述,知识才是超越一切的真正的奢侈品,而且通常可以免费获得。
连带假货的网红都知道,背个清华大学的书包可以让自己看着体面一些,可见知识才是这个世界上难得的稀有之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