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朱老是谁呢?晚清末期民国时的盐务署长朱文均。朱文均的传家宝又是什么呢?这得从1913年说起。
1913年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的第二年,大量的太监宫女撤出故宫,但也有大量太监盗卖故宫珍宝,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皇帝退位后,更加不可收拾。这些赃物被一个“品古斋”的孙掌柜收购,不管什么样的奇珍宝贝,都以100大洋收购,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字画。
有一天朱文均来到“品古斋”看中了一幅字画,这是一幅什么字画呢?名为《自书诗卷》,朱文均学识渊博,识力深遂,并且他精通四书五经,年轻时还游历过英国、法国、故宫博物院成立时他曾聘为专家,他一眼便看出此物不简单,之后以5000大洋买了这幅字画,当时把这个孙掌柜可乐坏了,100大洋收来的,5000大洋卖出去,50倍的价格,值了。
那么这幅《自书诗卷》到底什么来历呢:又经历了什么---这幅字画来自北宋大书法家蔡襄,蔡襄死后这幅字画流入到了当时的奸臣秦桧之手,秦桧死后,流入民间,后来经过南宋贾似道手中,经元朝张天雨、陈朴收藏,终被清朝乾隆帝、嘉庆帝收藏,清末已初,宣统皇帝退位,宫内太监宫女趁机盗取府库中的珍藏,1913年这幅《自书诗卷》被卖到了“品古斋”,才有了朱文均收藏这一段。
蔡襄真迹
朱文均把此物看做传家宝,告诫子孙:“此乃稀罕之物,当之传家之宝,不得贱卖”。1937年朱文均病重,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告诫子孙当好好保管。然而在朱文均逝世后,朱家没钱办丧事,朱家后人忍痛将了画卖给了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据说当时以3.5万元(金条10根)卖给了他。张伯驹在1956年将此字画还有其它的118件国宝字画捐给国家,流传近千年的《自书诗卷》最终落户故宫博物院。
蔡襄与苏东坡齐名,按照现在市场价格,这幅字画不会低于一个亿,朱文均告诫子孙要好好保管,后代也没能履行承诺,后悔也是来不及了,不过此卷能够回到故宫博物院里,也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