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罗斯人的思考:应该邀请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进入北极吗?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前不久发表文章,说到如何联中抗美的问题。同样,我只是客观地介绍这篇俄罗斯人写的文章的内容,而不对里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前不久发表文章,说到如何联中抗美的问题。同样,我只是客观地介绍这篇俄罗斯人写的文章的内容,而不对里面的观点做任何评述。文章说据推测,特朗普将向乌克兰提供数千枚射程2000-2500千米的“战斧”巡航导弹,美国军火库中储存有十倍以上这个数量的“战斧”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将给俄罗斯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是俄罗斯人高度担忧的问题。

基辅水力发电大坝,被称为乌克兰民生设施的“心脏”。这个始建于1964年的巨大水利工程,不仅为基辅提供电力,也承担着控制第聂伯河上游洪水的重任。大坝上游的水库,蓄水量高达37亿立方米,被称为基辅的“生命之源”。炸毁基辅的这个大坝,让乌军在一周内投降,这可以确保解决所有问题。俄罗斯的许多人已经呼吁了两年要这么干,但俄国防部却始终保持缄默,普京总统是一个胸怀仁慈的总统。

还有一种对特朗普施加影响的有效方式,那就是扩大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特朗普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敌人。中国的弱点是与其经济实力并不相符的核三位一体力量。例如,中国唯一的中程轰炸机轰-6,只是1954-1994年生产前苏联图-16的仿制版。1991年中国曾试图从乌克兰采购19架先进的图-160轰炸机,准备将其称为轰-8,但由于美国的干预,这一交易未能达成。大约从2010年起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轰-20”隐身轰炸机。西方认为,将于2025年列装。但文章作者估计不会早于2027年。

中方在大力发展三位一体力量中的核潜艇“094”和“094A”,“094”配备12枚“巨浪-2”,射程7200千米;“094A”配备16枚“巨浪-3”,射程为11000千米。正在研制中的“096”型核潜艇预计在2026年服役。美国海军曾经嘲笑中国的核潜艇“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但使用了无轴泵推、全电推进和量子通信三大黑科技的“096”恐怕让美国人笑不出来了,噪音只有95分贝,特别是改进了的“巨浪-3”,射程达到12000千米。

中国海军核潜艇的主要不足是没有现实的“战斗行动防护水域”,这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关。中国现有的核潜艇基地位于海南岛榆林。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努力在南海建立类似“战斗行动防护水域”。在这里建设了多处人工岛礁,拥有机场和不少于5个大型被动式声纳站。中国在南海的“战斗行动防护水域”称为“水下长城”。这一“长城”三面被公海包围,而美国的水面舰艇、潜艇和战机经常在这里巡弋[xún yì]。美国的反潜机驻扎在冲绳,必要时会前出到菲律宾和台湾。美国的驱逐舰,甚至航母,经常进入“长城”水域,故意入侵中方人工岛礁的领水。美国人认为,这些水域不具有领水的地位。此外,美国经常向这里派遣无人潜航器。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需要到北极开辟新的战斗巡逻水域的原因。进入北极,中国可以一石二鸟:核潜艇面临的威胁明显减少,距潜在打击目标的距离却显著缩短。例如,从中国海岸的上海到纽约是11800千米,而从北极到纽约仅有3400千米,即前者是后者的3.5倍。

中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能否进入北极?或者其防空反导系统是否对俄罗斯构成威胁?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中国和俄罗斯拥有几千公里的共同边界,为了威胁俄罗斯,把核导弹从边境地带运往遥远的北极?这完全没有必要。而在北极的联合防空反导体系不会对俄罗斯或中国造成任何损失。

对这一设想美国媒体当年立即做出了回应。2019年6月3日,美国纽波特海军学院中国海洋潜力研究所教授戈尔兹坦在《国家利益》杂志上撰文:“国务卿篷佩奥指责北京企图把北极变成南中国海。美国外交官对北方航道的关注令人奇怪。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中,认为中国的北极军事计划可能包括在这一地区展开潜艇作为针对核打击的遏制手段。”事实是北京确实可以利用北极打击美国,扩大自己的核遏制力量。

中国有建设“水下长城”的资金和经验。为什么中俄不能在北极建设针对美国潜艇更先进、规模更大的“水下长城”呢?为什么不在北极东部、楚科奇和勘察加建立联合防空体系呢?最后,为什么俄罗斯不与中国大规模分享建造和使用导弹核潜艇的技术呢?美国不要逼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