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从特朗普发起全面关税战以来,美国国内就出现了很多强烈反对的声音。他们大多来自商界和知识界的精英。

而脱离对总统特朗普身份认定,精英们说的话,特朗普还是有必要听听!

美国有诸多学者将此次贸易战分析得相当透彻,他们从美国自身犯下的错误、中国所具有的优势,由此带来的国际负面影响等多个角度出发,最终得出“这场贸易战,美国注定会失败”的结论。
比如这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克鲁格曼教授认为,美国的错误首先是由特朗普政府缺乏对国际贸易的理解和经济战略的眼光所导致的。

特朗普只是以他商人的思维,肤浅的把“美国贸易逆差”理解为“美国赔钱吃亏了”。
却不知道这些逆差实际上是基于,进口那些在国内生产成本过高或国内没有生产条件的必需商品,而必然产生的。

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生产成本只有1美元、卖到美国1.5美元的商品,在美国的生产成本可能就高达2美元。
所以,美国从中国直接进口该商品,远比吸引制造业回流本土、重开生产线生产该商品,要经济划算得多。

而特朗普政府只为追求眼前的贸易平衡,就弃长久的经济效率于不顾,实属一种舍本逐末、鼠目寸光的行为。
尤其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针对了中国一家,而是针对了包括盟友在内的全世界,这更是让美国额外陷入了外交失策、国际信用全失的尴尬境地。

虽然特朗普此举的目的原本是,逼迫绝大部分国家就范,选择与美国一道孤立中国。
但他没有想到,并非所有国家,都愿意被美国当成“软柿子”,随意揉捏,当大家意识到美国会为达成自身目的,不惜损害盟友利益的时候,肯定会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而结果就是大部分国家虽然明面上没有采取对抗反制行动,但私下都与中国加强了联络与合作,以防美国再次突然生变、出尔反尔。
自然地,也令原先想要联合他人孤立中国的美国,最后却变成了被中国和其他国家默契联合起来孤立的小丑。

不得不说,这是特朗普政府狂妄自大加肆意妄为、又缺乏连贯性战略措施等原因,所导致的祸及国家和人民的严重后果。
因此,克鲁格曼教授才敢于断言:“贸易战占上风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而这场滥施关税下,美国的所作所为也却是正在制造一个“致命错误”。

无独有偶,与这位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持类似看法的,还有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甘思德。
而甘思德却是从中国所具备的优势的角度出发。

与美国当下的激进变革和不可预测性相比,中国的表现要稳定得多——这就是甘思德对中国优势的言简意赅的总结。

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最大的优势还不仅仅在于国内的强大的工业生产力,以及世界最全的工业产业链。而是在于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国民经济韧性,以及时刻都能保持上下一致的政策稳定性。
这点,其实是由于长久以来集体主义的文化基础决定的。

他惊叹于中国人每逢艰难挑战的时候,总能展现出美国也无法复刻与匹敌的凝聚力和动员力。
比如,早在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中国就开始了“去美化”的产业调整和深层次的经济战略布局。

这个过程带来的“经济阵痛”也是难免的,但中国可以通过统一的规划和分配熬过最艰难的时刻。所以时至今日,中国才有底气第一个站出来与美国叫板。
与此同时,面对即将产生的新的问题与困难,中国也同样有方法和经验从容面对。

而在粮食进口方面、如进口自美国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等,中国已经积极寻求到了其他国家的进口替代;在出口商品方面,中国也于七年间铺设出了多条转口之路。
除此之外,中国还在不断加大对外资的开放力度,争取与欧盟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达成更深度更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

而特朗普政府这场所谓的“滥施关税”,反而更加深了中国打赢这场贸易战的信心。
实际上,中美在经济此消彼长之间,也进行着结构与秩序的较量。只是美国多以消费端和甲方自居,对作为生产端和乙方的国家颐指气使。

然两者一旦动起真格来,美国却很有可能是承受不住国内通胀、社会割裂的一方。这一点,就连美国专家也是如此认为,而特朗普却是依旧“执迷不悟”!
参考资料:
美国知名学者: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观察者网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特朗普会输,“用关税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观察者网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批特朗普复工政策话真狠:特朗普-福克斯轴心正加倍犯蠢!——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