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蒋先云英年早逝,其实是被张国焘逼的,毛主席也救不了他

蒋先云被誉为“黄埔第一奇才”,他在黄埔军校创下了优异的学业记录,更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赢得了毛主席等人的

蒋先云被誉为“黄埔第一奇才”,他在黄埔军校创下了优异的学业记录,更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赢得了毛主席等人的高度赞誉。正是他的卓越才华引来了内部的猜忌与外部的压力,最终导致了他悲壮的牺牲,牺牲时仅25岁。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蒋先云

蒋先云,出生于1902年的湖南省新田县,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的父亲,一位学有所成的秀才,去世时蒋先云尚未出生,留下蒋家七个孩子,蒋先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他的大哥,蒋先烈,比他大17岁,是革命领袖孙中山和黄兴的重要助手。在蒋先烈的影响下,蒋先云从小就对革命充满了憧憬。

蒋先烈常常在归家时刻抽空教授蒋先云识字读书,期望他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在这样的熏陶下,蒋先云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明才智,还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在蒋先烈某次回家过春节时,全家团聚之际,他特意与蒋先云谈及国家大事。饭桌上,他向蒋先云阐述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即将取得成功,国家未来急需人才的重要性。他鼓励蒋先云:“革命胜利后,我们需要大量人才去建设国家。你应该去学校深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蒋先云

受到大哥启发,蒋先云满怀憧憬地立志要奋发读书,成就一番事业。他当场兴奋地站起来,向家人承诺要努力学习,成为家门前那棵大树一样,高大而坚强。这番孩子气的言论,使得全家人笑声一片。蒋先烈对弟弟的未来充满期待,他在给蒋先云夹菜时,表达了对弟弟的深切希望:“多吃点,长得壮实些,好好学习,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

几日后,蒋先烈即将返回长沙继续他的革命工作。在告别时,他语重心长地向蒋先云表达了他对抗腐败政府、改善百姓生活的坚定决心。他告诫蒋先云:“如果我有什么不测,你必须继续前行,完成我未竟的事业。”

蒋先云被这番话深深触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紧握着大哥的手,坚定地回应:“大哥,你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我长大后一定会与你肩并肩战斗。”随着蒋先烈的离去,蒋先云在村中的小路上送别了大哥,不知那一次挥手,竟成为永别。这段兄弟情深的记忆,成为了蒋先云日后投身革命的重要精神支柱。

黄埔三杰

11岁那年,蒋先云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母亲的全力支持,母亲不惜向亲戚借钱,确保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蒋先云珍惜这个机会,他的努力赢得了师长的赞赏,每次考试均是年级第一。

在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蒋先云展示了他渴望知识的强烈欲望,他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为国家贡献力量,继承大哥的遗志。他在一次作文课上,用“月”字创作了一对句子,抒发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感慨和对未来希望的热切期盼,赢得了老师的极大赞赏。

在五四运动兴起之际,蒋先云正值湖南第三师范学校的学习期间,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更是发起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致力于传播新思想和文化。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年轻的蒋先云结识了同为湖南人的毛主席,这位后来的伟大领袖对蒋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合照

毛主席当时正在积极筹备和推动湖南地区的革命活动,对蒋先云这位聪明且具有潜力的年轻人格外关注。每次见面,毛主席都与蒋先云进行深入的交谈,指导他的思想与行动,蒋先云对毛主席充满敬仰,总是恭敬地称呼他为“先生”。

1921年,19岁的蒋先云被毛主席亲自引荐加入了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第一批党员之一。当时全国的党员不过59人,蒋先云的加入预示着他未来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角色。

毛主席引蒋先云入党,还在其毕业后立即安排他加入了重要的革命活动。蒋先云协同李立三和刘少奇,领导了安源和永和煤矿的大罢工,这些活动后来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标志性事件。

蒋介石

在湖南水口山的矿山工人罢工中,蒋先云展现了杰出的领导力和谈判技巧。他亲自参与与矿务局的谈判,面对对方的种种威胁和诱惑,他坚持原则,最终迫使矿方接受工人提出的18项改善工作条件的要求,此举不仅使罢工获得成功,还巩固了党在工人中的影响力。

毛主席见证了蒋先云在革命活动中的才能和潜力,特别是在组织和领导罢工中的能力,决定推荐他进入新成立的黄埔军校。毛主席告诉蒋先云:“军校的考试非常严格,你虽然学识丰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充分准备,为党争光,学成后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蒋先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他在校内成立了共产党的支部,担任第一任书记,并秘密发展党员,包括未来的多位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如左权、陈赓、徐向前等,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重要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人。

在黄埔军校早期,国共两党均试图在这个新兴的军事学府中吸引并培养潜在的青年才俊。在这种背景下黄埔军校的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应运而生,由周恩来的策略指导下,蒋先云成为了这个支部的首任书记。

他在校内秘密推广共产主义思想,通过他的努力,80多名学员被吸引加入共产党,其中包括后来的著名革命军事领导者徐向前、左权、周士第、王尔琢等。徐向前对蒋先云的影响记忆犹新, 其他同学也极力赞扬蒋先云的领导魅力和坚定信念,形容他“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1925年,随着国民革命军发起第二次东征,蒋先云被委以重任,担任第1军第3师第7团的党代表。尽管此次东征的军事力量较前有所增强,但在对抗陈炯明控制下的惠州城时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困难,城池固守难下。

蒋先云

面对困境,蒋先云迅速行动,成立了一支敢死队,亲自带队冲锋,表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三次被子弹击中并多次遭受刀伤,尽管身负重伤,他仍坚持作战,最终成功率队攻占了惠州城。战后蒋介石见到蒋先云时,无不感叹其勇敢,比之历史上赵云,形容他说:“昔日赵子龙,一身都是胆;今日蒋先云,满身都是伤!”

1926年的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对蒋先云的表现格外赏识任命他为补充第五团团长。蒋先云在一次战斗中英勇地救了蒋介石一命。孙传芳的部队在南京进行顽强抵抗时,蒋介石陷入生命危险,蒋先云率领的敢死队勇敢突围,成功将蒋介石救出。敢死队最初有80人,突围后仅剩蒋先云和一名排长生还,蒋先云身上带着11处创伤,这种英勇行为深深打动了蒋介石。

蒋先云

尽管蒋介石多次试图拉拢蒋先云加入国民党,并提供高官厚禄,如黄埔军校中将教育长的职位,甚至北伐成功后的第1军第1师师长位置,蒋先云都婉拒了。他坚持自己的共产党立场,最终离开了南昌,前往武汉继续参与革命活动。

蒋介石并未就此放弃。为了拉拢蒋先云,他甚至在报纸上公开了与蒋先云的合影,试图用此来削弱蒋先云与共产党的联系。这一行为引起了当时负责湖北地区的张国焘的怀疑,尽管未有确凿证据,张国焘对蒋先云的态度变得矛盾,既未彻底放弃对他的信任,也未给予充分的重用。这让蒋先云处于非常苦闷的状态,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来证明自己的忠诚与价值。

到了1927年初,随着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动日渐明显,蒋先云坚决拒绝了对方的诱惑,选择坚守革命立场。他随后被派往湖北武汉,担任湖北省工人纠察总队队长,参与了对抗蒋介石的斗争。在武汉他继续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直至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将蒋介石逐出党籍。

黄埔学生军出征

1927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的行动,并任命蒋先云为北伐军第一纵队第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在5月28日的河南临颍战役中,蒋先云在前线英勇作战,不幸牺牲,时年仅25岁。

蒋先云的英勇牺牲对国内外产生了巨大震动。周恩来得知蒋先云的牺牲后,深感痛惜,并感叹蒋先云是以死明志。蒋先云的壮烈牺牲让国共两党为之动容,连敌对方的张发奎也对他的英勇表示敬佩,后在公开报道中赞扬他的英雄行为。

蒋介石对蒋先云的牺牲同样感到极大的遗憾。尽管之前多次试图拉拢蒋先云回归,但都被其拒绝。蒋介石在后来的采访中仍然念念不忘蒋先云的才华和献身,称其为自己最得意的门生。

蒋先云烈士纪念碑

考虑到蒋先云的非凡才华和军事潜力,若不因英年早逝,他的未来成就无疑会非常显著。将其与黄埔军校的杰出毕业生林彪相比较,蒋先云在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在天赋方面,蒋先云在黄埔军校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连续获得入学和毕业考试的第一名,显示了他超群的学习和领悟能力。而林彪虽然在黄埔四期表现稳健,但在学校期间的成绩并不尤为突出。

其次从才华角度考虑,蒋先云在军事领域展现出色的指挥和战术能力,如在东征期间的关键战役中表现卓越,更是一个全面的领导人才。他在黄埔军校时期就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和组织能力,成功招募并培养了许多后来的共产党重要成员。此外,他的文学才能也极为突出,不仅擅长撰写宣传材料,还能够通过文字激发士气和团结人心。

黄埔军校

郭沫若对他的评价进一步证实了蒋先云的综合才华,他指出蒋先云具有天才般的指挥才能,能迅速将新兵训练成熟练的战士。这种能力使得蒋先云在军事和政治两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在机遇方面,蒋先云与毛主席之间的深厚关系提供了他卓越发展的平台。蒋先云是毛主席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毛主席还亲自复试他进入黄埔军校。在蒋先云的军事和政治生涯中,毛主席的信任和支持是他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若不是英年早逝,蒋先云完全有能力在中国革命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可能与林彪一样,成为军事和政治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全面才华和与毛主席的关系,使得他在未来的革命道路上有着无限的可能。因此蒋先云的早逝确实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个极大的遗憾。

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