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山东烟台的一纸合约搅动了全球能源市场——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旗下PIC掏出6.38亿美元(约46亿元人民币),买下万华化学子公司25%股权。这笔交易不仅是科威特在华最大石化投资,更让中国化工企业首次深度绑定中东油气命脉。

其实这场合作早有伏笔。十年前万华就与科威特签下长期供气协议,每年进口百万吨液化气。但美国人今年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后,调整了策略:砍掉半数美国订单,转从中东加倍进货。科威特液化气对华出口量应声翻倍,这次干脆砸钱入股,把生意伙伴变成了"自家人"。
这次合作合资,对双方都有重大利好。万华手握丙烷脱氢等核心技术,能把便宜的液化气转化成利润更高的化工品;科威特则想借中国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摆脱"只会卖原油"的标签。双方还计划联手开发氢能源和碳捕集技术——这些正是其国家实现"2035国家愿景"急需的硬科技。更关键的是,这种"中东供气+中国转化"的模式若跑通,未来可能有更多国家效仿,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将大幅提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