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剧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一位80后女演员罗佳欣凭借独特的演艺风格脱颖而出,成为了业内小有名气的“恶婆婆专业户”。短短不到两年,她参演了80多部短剧,其中40多部都扮演“恶婆婆、坏妈妈”,这个独特的职业经历,也让她发出了“坏人演多了面相会变凶”的感慨。

罗佳欣的演艺之路始于2023年产后复工,她接演的第一部短剧角色是反派女总裁,与女二号联手陷害女主。也许是她对反派角色的诠释极具感染力,此后,因年龄适合演长辈,且演技得到导演认可,她频繁受邀出演坏妈妈和恶婆婆。在热播短剧《宠爱》中,她将一个不择手段,试图让儿子继承家产的反派妈妈演绎得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因此开启了她反派角色的演艺生涯。
然而,长期演绎面目狰狞的反派角色,也让罗佳欣的生活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她表示,自己的面相似乎发生了变化:“以前我很爱笑,表情温和一些,现在长期都在戏里生气、发怒,我老公都说,我看起来也变凶了。”对于演员来说,全身心投入角色是必备的素养,罗佳欣在表演时为了将反派角色的凶狠、刻薄展现得淋漓尽致,需要频繁做出愤怒、发怒等夸张表情,长期下来,这些表情可能对面部肌肉和神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她在生活中也不自觉地流露出类似的神态 。
作为典型的晚婚晚育者,罗佳欣的孩子还不到三岁,正活泼好动。而她在剧中饰演恶婆婆,苛责儿媳,有时演完还没从戏里走出来,回家对孩子也会缺乏耐心。她和丈夫同为演员,拍摄期间孩子由婆婆照顾,两代人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偶尔引发矛盾。但罗佳欣会及时与婆婆沟通,解释是拍戏熬夜、肝火旺,容易发脾气。

为了排解角色带来的负面情绪,罗佳欣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比如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吼几声,把心中的不愉快都发泄出来;或者听舒缓的音乐让自己平静下来,尽量不让角色影响生活。
最近,罗佳欣迎来了新挑战,她在剧中饰演一个有点喜感和暖心的正面形象妈妈,一心修复儿子儿媳关系。这对习惯演反派的她来说并不轻松,演好人时她得控制表情,收敛习惯性的坏人神态。她笑言:“演坏人演习惯了,演好人的时候,表情就要收敛点,不然一不小心,坏人的一面就习惯性出现。”
对于未来,罗佳欣表示“恶婆婆”的角色如果有邀请还是会继续演,但也会积极争取“好婆婆”这类正面角色,因为演好人比演坏人内心平静很多 。从国企财务转行成为短剧演员,罗佳欣在这条充满挑战的演艺道路上不断前行,用努力诠释着对表演的热爱。她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演员在角色与生活之间努力平衡的不易,以及对演艺事业的执着追求。
从科学角度来看,人的面相受到遗传、生活习惯、情绪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将面相变化完全归因于演绎坏人显然是不准确的。但不可否认,演员在塑造角色过程中,长期的情绪表达和神态习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面部肌肉记忆,从而对日常神态产生微妙的作用。罗佳欣的经历也为演艺行业内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人们看到演员在深入角色时可能面临的身心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