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不再买美国天然气,背后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自 2025 年初起,中国连续 70 多天未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这一现象打破了过去五年的纪录,引发广泛关注。

自 2025 年初起,中国连续 70 多天未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这一现象打破了过去五年的纪录,引发广泛关注。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能源贸易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中国对美国天然气加征 49% 的高额关税,使得美国天然气在中国市场 “卖不动”,中国也主动减少采购。这一转变不仅预示着中国天然气进口版图将重塑,还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一、贸易中断:中美天然气贸易 “停摆” 时间线

2024 年 2 月 10 日,成为这一轮能源贸易摩擦的关键节点。为反制美方对华商品加征 10% 关税,中国对包括液化天然气在内的部分美国产品加征 15% 关税。随后,美国再度升级贸易措施,4 月 4 日,中国宣布进一步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 34% 关税,至此,中国对美国 LNG 加税总额高达 49%。

市场迅速对此作出反应。2 月 6 日,最后一艘来自美国的 LNG 运输船抵达福建,此后再无美国 LNG 运输船靠岸。原本驶往中国的一艘美船,因赶不上征税截止时间,无奈转道孟加拉国。数据显示,这一 “中断期” 已超 70 天,刷新了近五年的纪录,清晰表明中国正在加速减少对美国天然气的依赖。

数据显示,中国已暂停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 彭博社制图

二、优势不再:美国天然气失宠的原因

成本劣势凸显

49% 的关税让美国 LNG 价格瞬间失去竞争力。与中东、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区的同类产品相比,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性价比骤降。中国买家基于成本考量,自然会将采购目光转向其他供应方,并非无力购买,而是美国天然气已不具吸引力。

政治风险激增

液化天然气合同多为 10 年、20 年的长期协议。在中美贸易摩擦频繁、政策变动不定的情况下,企业不敢轻易押注美国能源。长期合作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而当前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让中国企业对美国天然气望而却步。

供应渠道多元

中国天然气供应早已实现多元化。2023 年,美国 LNG 仅占中国进口量的 6%,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稳居前三大供应国。2024 年前两个月,俄罗斯对华 LNG 出口同比增长 3.29%,达 830 万吨;同期,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也稳步增长,1 - 2 月产量 43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3.7%。即便美国天然气供应中断,中国也有充足的替代方案,能源安全有保障。

三、重塑版图:中国能源采购新方向

俄罗斯:地缘与合作双重优势

随着 “西伯利亚力量” 天然气管道扩容、中俄海运 LNG 项目推进,俄罗斯在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中优势凸显。相比美国天然气,俄罗斯天然气价格更实惠,且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合作基础扎实,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伙伴。

澳大利亚:长期供应协议重启

今年 3 月,澳大利亚伍德赛德能源与中国华润燃气签署 15 年 LNG 合同,每年供应 60万吨。这是华润首次与外企签订如此长期协议,预示着中澳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未来类似交易可能增多。

中东国家:可靠的替代来源

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在 LNG 供应上竞争力强。在以往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中国从这些国家的进口比例就明显提升。稳定的供应能力和良好的合作基础,使中东国家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可靠替代选择。

国内生产:提升能源自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正加快提升国内天然气产能,积极发展页岩气、煤制气等替代资源。这一举措旨在减少未来对进口的依赖,增强能源安全自主性,国内能源生产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四、战略受挫:美国 LNG 产业压力重重

美国近年来在墨西哥湾沿岸 LNG 出口终端投入数百亿美元进行扩建,试图在全球能源博弈中称霸。然而,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买家的 “退场”,给美国能源巨头带来巨大压力。多家中资企业已签署的 13 份美方长期LNG 合同前景不明,部分进口商正寻求重新谈判甚至退出合同。哥伦比亚大学能源政策专家预测,中国或将不再签署新的美国天然气采购协议。长此以往,美国对外能源输出的地缘战略将面临严峻挑战。

五、底气何来:中国 “脱美” 的三大支撑

全球采购多元

经过长期布局,中国能源采购已告别单一依赖,形成多元化供应结构。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广泛进口天然气,有效降低对单一供应方的依赖,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

国内产能提升

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深度开发,中国天然气自给能力逐步提升。国内能源生产的增长,为减少进口依赖提供了坚实基础,增强了应对外部能源市场变化的底气。

政策强力支持

国家将能源安全置于战略高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能源多元化,脱离对美国能源的依赖是长远战略部署。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结语:能源格局重塑,中美关系转折

从液化天然气贸易的暂停可以看出,中美经济层面的脱钩正延伸至能源领域。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当下,能源战略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中国通过实际行动,稳步推进能源多元化与安全自主。此次 “天然气脱钩”,不仅意味着中美能源买卖关系的改变,更可能是中美能源关系长期转折的开端,全球能源地图正被重新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