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日本冠心病死亡率为世界最低,他们这10个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在很多人印象中,日本是个高压社会,工作到深夜、压力山大,按理说心血管病应该不少才对。可现实却啪啪打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

在很多人印象中,日本是个高压社会,工作到深夜、压力山大,按理说心血管病应该不少才对。

可现实却啪啪打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的统计数据,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竟然是全球最低之一,仅为每10万人中约30例,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反常的现象,不禁让人想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说到冠心病,这病可不是“老年专属”,现代生活节奏快,饮食高油高盐,连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也一不留神中招。作为临床医生,我见过太多因为忽视生活细节而付出惨痛代价的病例。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扒一扒,日本人那些看似不起眼、实则护心要命的好习惯,顺便聊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别等到心脏敲警钟的时候才后悔。

爱吃鱼,不只是因为海多

日本人对“吃鱼”这件事的执念,不是空穴来风。厚生劳动省发布的《2023年国民健康营养调查》指出,日本人均每年鱼类摄入量高达45公斤,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鱼,尤其是深海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这种“好油”能有效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

我有一位老病号,五十岁出头,常年应酬,三高全占了。后来听我建议,每周吃三次三文鱼、秋刀鱼,半年后复查,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降了20%。

别小看这点变化,《日本动脉硬化学会指南》早就明确指出,低密度脂蛋白每下降1mmol/L,心脏病风险能降低20%。不是危言耸听,是真材实料的医学结论。

饭量小一点,活得久一点

日本人吃饭讲究“八分饱”,这不是老一辈的迷信,而是实打实的健康哲学。冲绳地区的百岁老人尤其多,研究发现,他们普遍遵循“Hara Hachi Bu”(吃到七八分饱)的传统。

《冲绳百岁研究》数据显示,这种饮食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内脏脂肪,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咱们中国人常说“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可现实是,吃太饱只会让胰岛素水平飙升,加速血管老化。

我亲眼见过一个案例,一个三十岁的IT男,天天外卖加班,一顿能吃两个便当,结果体检时发现血压飙到160/100,胆固醇爆表。

后来调整饮食,控制饭量,半年下来瘦了15斤,血压也稳定了。人体不是机器,吃进去的每一口,都得心脏和血管来买单。

走路,不是走马观花

日本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步行的人。别小看这点走路,《日本心脏病学会杂志》202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步行8000步以上的人,冠心病风险降低了近50%。

走路的好处,不止是锻炼心肺,更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可惜在国内,很多人坐着上班,躺着休息,动得越来越少。别等到血管堵得七七八八,再想着去健身房“补课”,那时候,心脏早就受够了。

有一次门诊,有个六十多岁的阿姨,心绞痛发作得厉害。细聊下来,她退休后几乎不运动,天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

后来我给她制定了每天慢走40分钟的小目标,坚持半年,复查心脏超声,心肌供血明显改善。动起来,哪怕慢慢走,胜过吃一堆保健品。

压力管理,日本人也有妙招

别以为日本人就只会“社畜式”加班,其实他们在压力管理上也有一套。比如,泡温泉、冥想、园艺、写俳句,这些看似“无用”的小爱好,其实是他们调节情绪、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式。

《日本精神卫生年鉴》指出,规律的心理放松活动可以降低心率、血压,减少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比之下,我们很多人面对压力不是熬夜刷手机就是暴饮暴食,长此以往,心脏哪能受得了?

注重体检,防患于未然

日本人动不动就体检,甚至连上学的小孩、刚入职的新员工,一年都得查一次。体检项目细到让人咂舌,从血脂、血糖到心电图、动脉硬化检测,一样不落。

在我接诊的患者中,很多严重的冠心病患者,都是因为多年不体检,直到胸口疼得喘不过气才来医院。那时候,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窗口。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止冠心病恶化的金标准。

别迷信保健品,关键在生活

日本虽然保健品市场发达,但真正指望吃药养生的人并不多。日本厚生劳动省明确指出,保健品不能代替正常饮食和医疗干预。

而我们这里,不少人动不动就相信什么“降脂神药”“护心灵丹”,殊不知,有些所谓保健品里掺了西药成分,长期吃了反而害命。

我遇到过一个五十岁的叔叔,听信偏方,天天吃某种“护心胶囊”,结果肝功能严重损伤,差点送命。真正的养生,从来不是靠吃出来的,而是靠一天天积累出来的好习惯。

饮食清淡,盐要少一点

日本人均每天食盐摄入量约为7克,比我们国家平均的10克要低得多。低盐饮食能有效降低高血压风险,而高血压又是冠心病的最大元凶之一。

记得有个患者,血压总是控制不好,后来一查,他每天吃的泡菜、咸鱼、酱菜加起来,盐摄入量超标两倍。

调整饮食后,不加药,血压就降下来了。别小看这一撮盐,吃多了,血管硬得像钢管,心脏累得像老牛。

喜欢喝绿茶,不是偶然

日本人爱喝绿茶,尤其是抹茶和煎茶。绿茶富含儿茶素、黄酮类物质,有抗氧化、抗炎作用。《日本营养学杂志》2023年的研究表明,每天喝3杯以上绿茶的人,冠心病死亡率降低了27%。

当然,绿茶虽好,也要适量,尤其是胃不好的人,不宜空腹大量饮用。喝茶养心,贵在坚持,不是今天喝三杯,明天又忘了。

注重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

日本虽然节奏快,但家庭观念很强,邻里关系也比很多地方更紧密。社会支持系统好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孤独和情绪低落反而是心脏健康的大敌。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独居老人,因孤独抑郁导致心功能明显下降。后来搬去和子女同住,情绪改善,心脏也跟着“复苏”了。心脏不仅怕油腻食物,更怕情感的荒凉。

运动多样化,不拘一格

除了走路,日本人还热衷于各种轻运动:太极、瑜伽、游泳、骑行……运动方式多样化,可以避免单一运动造成的疲劳和伤害,也更容易长期坚持。

《2021年东京运动医学大会报告》指出,综合性运动能提高心肺耐力,降低慢性病风险。所以,别再盯着单一的跑步了,换着花样动一动,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说到底,护心的秘诀并不神秘:

吃得清淡,动得自然,心情放松,定期检查,减少负担。

日本人的这10个好习惯,正是他们低冠心病死亡率的底气所在。

我们不必一味复制,但可以从中学到一点:健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参考文献:

[1]日本厚生劳动省.2023年国民健康营养调查报告[R].2024.

[2]日本心脏病学会.步行与冠心病风险关系研究[J].日本心脏病学会杂志,2022,41(5):673-680.

[3]日本营养学会.绿茶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日本营养学杂志,2023,81(3):241-250.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