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这次,真就是“掀桌子”了吗?
要说最近车圈最热闹的事儿,那绝对是长城把看家的Hi4电四驱技术,直接怼到11万级别的二代哈弗枭龙MAX身上了。
这价格一出,直接把一众竞争对手干沉默了。
你说这是价格战?
NONONO,这背后恐怕是长城汽车一场蓄谋已久的技术突围和路线选择的大戏。
说白了,现在车企都在卷啥?
卷屏幕,卷智驾,恨不得把车变成一个移动KTV。
但长城偏不,人家愣是把劲儿使在了“看不见”的底层技术上。
这Hi4电四驱,可不是啥花拳绣腿。
三个动力源,前后双电机协同,毫秒级响应……说白了,就是让你的车在各种路况下都能稳如老狗。
但问题来了,这Hi4技术可不是谁想抄就能抄的。
它需要深度整合底盘、电驱、能控、软件架构,没有个十年八年的积累,想都别想。
长城汽车这些年没少在这上面砸钱,踩坑,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就像练武功,别人都在练花架子,长城在默默修炼内功。
那么,消费者买账吗?
数据告诉你答案。
二代哈弗枭龙MAX上市,1小时大定8231台!
这可不是那些新势力动不动就“24小时破几万单”的注水数据。
枭龙MAX的用户,都是奔着Hi4来的“实用派”。
他们要的是安全、通过性、节油性,而不是啥虚头巴脑的“智驾梦”。
说到“智驾梦”,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些卷智驾的车企。
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一装,就敢号称L2+,搞个“NOA城市领航”就开始收智商税了。
你要我说,这玩意儿水分太大,消费者又不傻。
长城汽车这次“掀桌子”,其实早有预兆。
还记得2023年上海车展,魏牌CEO李瑞峰直接开怼余承东,说啥增程技术是“落后”技术。
这话虽然有点冲,但也说明长城汽车对自己技术路线的自信。
长城汽车为啥这么坚持底层技术?
因为他们知道,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自己研发。
而且,掌握核心技术,才能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保证供应链的稳定。
2021年,长城汽车就因为芯片短缺停过产,这教训可太深刻了。
长城汽车也不是完全放弃智驾。
他们也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比如和Mobileye在ADAS方面深化合作。
但长城汽车更清楚,智驾只是锦上添花,底层技术才是立身之本。
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稳,楼盖再高也得塌。
话说回来,长城汽车这次“掀桌子”,也给其他车企敲响了警钟。
别光顾着卷屏幕、卷智驾,也得回头看看自己的基本功扎实不扎实。
不然,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其实长城汽车也不是没翻过车,2023年8月,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秦PLUS DM-i涉嫌排放不达标,结果呢?
比亚迪符合标准。
这事儿虽然有点尴尬,但也说明长城汽车对产品质量是真上心。
长城汽车这次把Hi4技术下放到11万级别的车型上,无疑会改写主流SUV市场的游戏规则。
未来,消费者会更加注重汽车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而不是被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所迷惑。
就像买东西,不能光看包装,还得看质量。
长城这步棋,是险招,也是胜招。至于未来会怎么样,时间会证明一切。
长城汽车这次“掀桌子”,就像一记闷棍,打醒了那些沉迷于“智驾梦”的车企。
而这场技术突围与路线之争,才刚刚开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