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的房屋产权只有70年,国外都是永久产权,所以国外比我们好。这其实是概念上的模糊,因为我们的房屋产权和国外一样,都是永久产权,70年的是土地使用权。那我们为什么不搞土地永久产权呢?就是为了防止死锁。
在我国,城市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个人没有土地所有权,就算是开发商拍得了土地,也只是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使用权根据用地的性质,期限又分70年、50年、40年等,我们的居民住宅是70年,公寓、商用、工业用地则是40年到50年不等。
相比之下,美国的土地则是永久产权。在美国,有40%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另外60%归个人所有,这些土地不但自己可以用一辈子,还可以当作遗产代代相传。
为什么我们不像美国那样搞土地私有?说一个小故事大家就明白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有个阿卡迪亚家族,他们已经在这个地方生活了212年。第一代阿卡迪亚家族只有8个人,但200多年后已经变成了上千人。
老阿卡迪亚有一栋房子作为遗产代代相传,但房子只有那么大,经过后代子孙不断地细分再细分,到现在它的产权已经被划分成了上千份,拿得最少的人手上的土地只有一张邮票大小,但那也是人家的私有财产。
【布什家族才过了四代,就有几百人之多】
1983年,新奥尔良市想修一条路,要经过阿卡迪亚的房子。结果甲方在征地补偿谈判中发现,仅这一家的征地工作,就要和上千个业主谈判。而当地像阿卡迪亚这样的家族,还有许多。波因塔哈、查尔梅特等许多家族都有一两百年了,他们的土地产权也至少细分给了几百个人。
最后,甲方知难而退了,路也没修成。这就是土地制度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死锁”。美国还是历史很短的国家,一些历史长的国家,如法国、英国,有的土地产权已经延续了千年,累加在土地产权上的附加条款,足以吓退任何人。
现在我们看到国外的基建动辄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其中绝大部分阻力都来自于征地。随着人口的增加,这样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已经变得不可能了,一个失败的土地制度,已经完全锁死了许多国家的发展。
除了对国家发展得“死锁”外,土地私有化对个人的“死锁”危害更甚。纵观中国的历史,每到王朝后期,就会出现大量的土地兼并,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最后使得穷人愈穷、富人愈富。
【比尔盖茨已经买下了相当于两个纽约市大小的土地】
试想一下,如果今天我们的土地也是永久产权,穷人竟争得过富人吗?当土地可以作为遗产代代传承的时候,富人们会不大量囤积土地?富人的雪球越滚越大,穷人只怕用不了几天就会没有立锥之地,这是富人对穷人的“死锁”。
前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已经买下了美国19个州近27万英亩的土地,换算一下是近11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纽约的大小。其他的富豪,如贝佐斯、约翰马龙、马斯克等人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囤地的大军中。
【比尔盖茨的土地遍布美国19个州】
美国目前有30%的土地集中在这些富豪的手中,这还是美国建国时间短,人口少导致目前矛盾不那么明显。假以时日,难保这样的土地兼并不会变成让美国重启的原因。
当一个社会财富过度集中,自然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进而走向分崩离析。所以,无论是从国家的顶层设计来看,还是对社会公平的保护来看,土地归国家所有,是对普通人最大的保护,其作用远远好于土地私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