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一点十七分,我们蹲在写字楼消防通道里啃三明治。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某招聘APP弹出提示:“您有3位同龄人刚收获年薪50万offer”。
奶油顺着裂开的嘴角流到工牌上,把条形码泡得模糊不清——这大概是我离“被时代认证”最近的距离。

一、被快递的人生:永远显示“正在派送中”
我们像一件过季的快递,被贴满“重点培养对象”“管培生计划”的标签,在北上广深的传送带上磕碰翻滚。
每天早晨挤地铁时,都能听见体内某处发出“咯吱”声,不知道是关节在抗议,还是灵魂的包装纸被挤破了。
简历上“25岁”这个数字开始发烫,像超市临期食品的红色价签。猎头的电话越来越像体检报告:“您这个年龄的Java工程师平均薪资是…”“竞争对手公司95后总监…”每次挂断后,我们都忍不住打开求职网站,把年龄改成24岁又改回25岁,仿佛多出来的365天是偷来的赃款。
上周体检报告用红笔圈出“甲状腺结节4A级”,医生盯着电脑屏幕说:“压力大的年轻人常见病”。诊室外的走廊里,穿格子衫的程序员和画着全妆的新媒体运营排着队,我们都像被退回厂家的残次品,等待系统重新分配人生。

二、同龄人赛跑:我们都是电子斗兽场的困兽
朋友圈是24小时滚动播报的耻辱柱:留学归来的高中同桌在冰岛看极光,大学下铺的微商喜提保时捷,连那个挂科四次的室友都成了小红书育儿博主。我缩在六平米出租屋里刷手机,像隔着玻璃抚摸水族馆里的鱼。
今天新来的实习生是00后,她戴着最新款降噪耳机说:“前辈,这个需求可以下班前给我吗?”我盯着她胶原蛋白饱满的脸,突然意识到自己囤的医美卡还没用完,眼角细纹就已经追上了地铁早高峰的速度。
报完第8个Python网课,买完第3个职场进阶训练营,背完第15版面试话术模板。知识付费APP的进度条永远停在67%,像极了我的工资涨幅。信用卡账单上的数字在冷笑:你买的不是课程,是续命丹。

三、价值迷航:我在算法丛林里赤脚狂奔
猎头说我有“五年经验优势”,主管暗示我“学习能力不如新人”,相亲对象评价我“发展潜力不足”。
我在各类评价体系里来回切换,活得像个人形二维码——谁都能扫,却扫不出完整答案。
收拾合租屋时翻出大学毕业照,那个说要做战地记者的女孩在镜头里大笑。现在她缩在三十楼格子间改PPT,相机包在储物柜里发霉。某天深夜改方案时,我突然发现文档命名从“梦想”变成了“V12.3终版再也不改”。
当同龄人在三亚冲浪时,我在冲加班咖啡;当他们晒房产证时,我在晒办公室凌晨四点的月亮。某次同学会我提前离场,电梯镜子里那个穿褪色西装的身影,像极了超市快打烊时还没卖出去的蔬菜。

四、身体暴动:疼痛是灵魂的警报器
洗发水泡沫顺着发际线后移的轨迹流进眼睛时,我正第43次发誓要早睡。体检报告上的“窦性心律不齐”像句摩尔斯密码,翻译过来大概是:“你他妈的快停下!”
开始分不清拿铁和摩卡的区别,因为味蕾早就被外卖摧毁;记不起玉兰花的气味,鼻腔里只有地铁通道的潮湿味;摸不到自己的心跳,掌心里永远粘着手机壳的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