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慢性咽炎反复发作?国医大师茶饮方,解决这个问题

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

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中国慢性咽炎诊疗指南(2021)》《中医内科学》《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中医临床研究》

每当气温骤变,张先生的咽喉便开始作乱——干痒、异物感、时而疼痛,甚至影响了他的睡眠和工作。多年来,他尝试过各种含片、喷剂,却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一位老中医给他开了一副简单的茶饮方,让他的咽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慢性咽炎这个看似小问题,却困扰着我国约30%的成年人,尤其是教师、销售、客服等职业人群。为何这种常见病如此顽固?国医大师们的茶饮方能否真正解决问题?

慢性咽炎,顾名思义是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它常常以咽部不适、异物感、干燥、灼热感、刺痒及轻微疼痛等症状表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我国慢性咽炎的高发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职业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

据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2022年的临床统计数据显示,慢性咽炎患者中有67%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而其中约43%的患者曾尝试过各种西药治疗但效果不持久。这一现象引发了医学界对传统治疗方法的反思,同时也让人们将目光转向了中医药这一宝库。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独具特色。在中医理论中,咽喉为"六腑之门户",与肺、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慢性咽炎在中医上多归属于"喉痹"、"咽痛"、"梅核气"等范畴。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肺胃热盛、肺阴不足、肾阴亏虚等不同证型。

国医大师们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系列针对慢性咽炎的茶饮方,根据不同体质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效果显著。这些茶饮方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原料易得,适合日常保健和辅助治疗。

针对肺胃热盛型(表现为咽干灼热、咽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国医大师张琪基于《温病条辨》中的桑菊饮进行加减,推荐以下茶饮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6克,芦根15克,甘草5克。此方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对于因感冒、上火引起的咽炎尤为适用。临床观察表明,连续使用此方7天,约76%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对于肺阴不足型(表现为咽干痒、干咳少痰、声音嘶哑等),国医大师路志正常用沙参麦冬饮加减:南沙参15克,麦冬12克,玉竹10克,川贝母6克,百合15克,罗汉果半个。此方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特别适合长期用嗓过度或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群。

肾阴亏虚型(表现为咽干不适、声音低弱、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15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加麦冬、石斛各10克。此方滋补肾阴,对于中老年人和长期疲劳者的咽炎尤为适宜。

湿热蕴结型(表现为咽部黏腻感、有痰,口苦口臭等)可选用:黄芩10克,黄连5克,生苡仁15克,芦根20克,薏苡仁15克,淡竹叶10克。此方清热祛湿,特别适合夏季湿热天气下的咽炎患者。

这些茶饮方的制作方法简单: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500-8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15-20分钟,去渣取汁,代茶饮用。一般建议早晚各一次,连续饮用7-15天为一个疗程。

然而,仅靠茶饮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慢性咽炎问题。国医大师们强调,慢性咽炎的治疗应当"内外结合,标本兼治"。除了内服茶饮外,还需结合咽部局部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在咽部局部治疗方面,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包括咽喉喷药、含漱药液、穴位敷贴等。例如,用鲜榨的梨汁混合少量蜂蜜,每日含漱3-5次,可有效缓解咽干症状。也可选用金银花、黄芩、桔梗、甘草等煎液进行咽部含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首先是保持咽部湿润,多饮温水,室内放置加湿器;其次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再次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用嗓;最后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慢性咽炎侧重点不同。教师、主持人等职业人群多因长期用嗓过度引起,应重点滋阴润肺;吸烟饮酒者多因热毒侵袭咽部,应以清热解毒为主;长期处于空调环境者多因燥邪伤阴,应注重养阴生津;而老年人则多因肾阴亏虚,应以滋补肾阴为主。

国医大师王琦在其《中医体质学说》中提出,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预防和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阳虚体质者应当温阳化气,可在茶饮中加入少量生姜、桂枝;阴虚体质者应当滋阴润燥,可适当增加麦冬、石斛的用量;痰湿体质者应当化痰祛湿,可加入陈皮、半夏等药材。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国医大师的茶饮方有其独特优势,但并非所有慢性咽炎患者都适合这种治疗方式。对于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咽部肿瘤等患者,应当首先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若使用茶饮方后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此外,某些特殊人群如慢性咽炎、儿童、过敏体质者在使用茶饮方时需格外谨慎,最好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例如,孕妇应避免使用性味苦寒的药材;儿童则应减少药量或选择更为温和的配方;过敏体质者则需先进行小剂量试用,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继续使用。

面对慢性咽炎这个"小大问题",我们需要有耐心,坚持治疗。正如一位老中医所言:"慢病需慢治,调理胜猛攻。"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我们更需要这种耐心和智慧。不妨试试国医大师的这些茶饮方,配合科学的生活方式,让咽喉不再成为健康的隐患。您有没有被慢性咽炎困扰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和见解,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