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暂时认怂后,不排除他接下来会在中东把丢掉的面子找回来。
本届特朗普政府的执政风格,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善于制造话题炒热度、给支持者提供“赢”的情绪价值,具体表现包括特朗普口嗨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扬言“收回”巴拿马运河、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等等。
但如果某件事的推进受阻,特朗普不会选择解决问题,而会立刻炒作另一个热点,来转移支持者的视线,比如俄乌谈判没有下文后,特朗普随即抛出了关税问题,并在印度洋部署重兵,摆出一副准备与伊朗开战的架势。

特朗普的目标转移了
所以,关税政策被按下暂停键之后,特朗普不出所料又开始对伊朗放狠话——据路透社报道,9日特朗普威胁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如果伊朗不同意结束其核计划,他将使用武力,以色列也将发起军事行动,“没有人能指挥我们,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特朗普发出威胁的同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披露了他的访美之行成果,其中在伊核问题上,美国和以色列要求伊朗接受“利比亚模式”,即美国派人监督伊朗拆除其核设施,如果伊朗拒绝,那就开战。
目前伊朗方面已经确认将于13日在阿曼与美国举行谈判。

特朗普现在是在赌,他和伊朗谁更怂
不过,半岛电视台认为这场谈判毫无意义,因为虽然特朗普渴望与伊朗达成一项新协议,以展示其外交政绩,但内塔尼亚胡坚持认为去年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以及对“抵抗之弧”的袭击行动,极大削弱了伊朗的防御和指挥能力,“现在是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消灭伊朗的大好机会”。
考虑到以色列在美国盟友体系和中东政策的特殊地位,再加上特朗普的多个承诺推进不顺利,他非常急于在中东地区获得重大外交成果,因此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硬态度,对伊朗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现任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还是一个改革派,他在上任后不久便向西方发出了愿意谈判的信号——这种近乎“示弱”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在怂恿特朗普可以对伊朗采取更大胆的行动。

不过,伊朗确实没什么好牌
现在伊朗的困境在于,其对美以联合施压的回击手段相当有限:
在外交方面,8日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坚科强调,俄方与伊朗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中,没有规定俄罗斯在伊朗遭到入侵时提供军事援助的义务,但俄方承诺会尽力阻止或解决事态发生。
在地缘政治环境中,由于伊朗作壁上观,“抵抗之弧”在2023年巴以冲突中被以色列逐个重创,只剩也门胡塞武装因距离太远而无法顾及,而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后,伊朗至今未能重建与黎巴嫩真主党的联系通道。

伊朗的核武器和核活动只能算是谈判筹码
“抵抗之弧”的断裂,也就意味着伊朗失去了威胁以色列最直接、最简单的手段。
至于伊朗反复强调的核浓缩活动,这只能算是伊朗在伊核协议上讨价还价的筹码,并不等于是一张底牌,因为美以的诉求是彻底结束伊朗的所有核能力,包括民用核工业设施也不能存在——仅这一点就无法让伊朗接受。
当然,特朗普是否真有胆量对伊朗开战,目前依然是未知数,毕竟类似的极限施压手段,他在上个任期就对伊朗用过,但最终也只是下令暗杀了伊朗将领苏莱曼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