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人民穷到真吃土,中国都禁不住批评它,小国海地真的无可救药吗?

海地与邻国多米尼加共享同一座岛屿,命运却截然不同,什么原因导致海地陷入困境?联合国近三十年来投入超过80亿美元援助,却毫

海地与邻国多米尼加共享同一座岛屿,命运却截然不同,什么原因导致海地陷入困境?联合国近三十年来投入超过80亿美元援助,却毫无起色,为什么会这样?

西半球有个岛国,面积不大,约27800平方公里,人口一千一百万左右,但这个国家有个不太光彩的称号——“国际乞丐”,首都太子港的状况更是惨不忍睹。

它与多米尼加共和国隔壁相望,多米尼加的人均GDP是8282美元,而海地却只有750美元,连中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在海地,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生活极端贫困,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人不识字,百分之八十的人用不上自来水。

更让人难过的是,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吃一种叫泥饼的东西,那是用白色的黏土、一点点人造奶油和盐巴混合做成的。

而这种泥饼虽然能给人带来一点饱腹的感觉,但里面的矿物质身体很难吸收,吃了还会肚子胀、大便拉不出来,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因此丢掉性命。

可是,对于那些穷到家里揭不开锅的人来说,这却是他们能找到的唯一食物。

海地人民的长期苦难并非偶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殖民时期。

1492年,哥伦布登陆这片土地,欧洲殖民者的入侵,给海地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他们对原住民阿拉瓦克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和奴役,同时也将各种疾病带到了岛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阿拉瓦克人的灭绝。

接下来,法国殖民者来到海地,他们强制运来大批非洲黑人作为奴隶,几乎完全取代了原住民阿拉瓦克族。

法国人建立起以大规模种植园为核心的经济体系,这种带有掠夺性质的经济活动对海地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比如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也为海地未来的长期发展留下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

海地独立后,本应迎来新生,现实却是深陷困境,国家长期动荡不安,官员贪污腐败,黑帮势力猖獗,这些问题让海地的情况更加糟糕。

在海地历史上,杜瓦利埃家族的名声非常不好。

1957年,弗朗索瓦·杜瓦利埃,一位看起来很谦和、医术高明的医生,因为免费给穷人看病赢得了很好的名声,最终成功当选海地总统。

他当时保证会建立一个有效率、清廉、民主和公正的政府,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然而,一旦掌握权力,他就彻底变了个人,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立刻露出真面目,开始修改宪法,目的是让自己永远当总统。

为了牢牢控制国家,他设立秘密警察,用残酷的手段打压所有反对他的人,他还利用巫毒教这类迷信活动来欺骗人民,甚至给自己封了个巫毒教大祭司的头衔,宣称自己有超能力,以此来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

杜瓦利埃家族的贪婪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他还设立各种名目的税收,疯狂地搜刮钱财,恨不得把海地人民的最后一分钱都榨干。

一九六七年,他以国家的名义搞彩票发行,结果所有中奖的人,都姓杜瓦利埃,这种公开的抢劫行为,引发了民众强烈的愤怒。

一九七零年,杜瓦利埃自认为快要不行了,为了让他儿子能接替总统的职位,他再次修改宪法,把参加总统竞选的年龄限制降低到了十八岁。

一年后,老杜瓦利埃去世,他的儿子小杜瓦利埃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总统。

但他像他父亲一样,继续剥削海地人民,中饱私囊,直到1986年才被人民推翻,杜瓦利埃家族的统治让海地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也让这个国家失去了发展的宝贵机会,长期停滞不前。

更讽刺的是,杜瓦利埃家族还在经济上狠狠地耍了美国一道,小杜瓦利埃为了捞取美元,强迫海地人民出卖自己的血液,再把提炼后的血浆卖到美国。

然而,由于海地的采血过程缺乏卫生保障,针头重复使用的情况非常普遍,这导致艾滋病在海地迅速传播,美国也因此受到了波及。

而美国和海地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实早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1915年,海地爆发内战,大量难民逃往邻国古巴,当时古巴正被美国军队控制,而美国为了巩固自己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影响力,声称要维护当地的稳定,因此出兵占领了海地。

占领期间,美国投入了大量的军费用于平息海地国内的混乱,同时还替海地偿还了巨额外债,看起来像是既损失了金钱,又未能获得预期利益。

美国曾经想帮助海地实现现代化,花了不少钱修路盖房,还帮着海地制定新宪法,内容跟美国的宪法差不多。

在美国的帮助下,海地的出口生意一度变得更好,但是,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自己也碰上了经济大麻烦,顾不上海地了,只好在1934年从海地撤军。

走了以后,美国改变了方法,转而支持那些跟自己关系好的人,通过他们来间接控制海地。

美国有时会为了自身利益,对一些亲美的统治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这些统治者在国内非常残暴。

信源:总统遇刺身亡,民众穷到吃土,黑帮横行:这个国家为何沦落至此?2022-12-15 陇南文县发布

海地的杜瓦利埃家族就抓住了这一点,他们经常假装要投靠苏联,以此来敲诈美国,要求美国提供援助。

而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影响力,竟然一次又一次地妥协,向杜瓦利埃家族提供大量的金钱支持,助长了其统治。

海地和邻国多米尼加形成鲜明对比,尽管两国都曾经历独裁统治,发展轨迹却截然不同,1930年,特鲁希略通过政变成为多米尼加总统。

他虽然也是独裁者,但重视国家建设,发展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从而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另外,特鲁希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明令禁止砍伐原始森林。

在他的带领下,多米尼加经济实现了显著的增长,这清晰地表明,国家领导者的正确选择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领导人的决策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整体繁荣程度,一个英明的领导者能够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经济繁荣,改善人民生活。

杜瓦利埃家族倒台后,海地政局持续动荡,更换总统的频率极高,三十年内经历了二十位总统。

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新任总统与老杜瓦利埃一样,掌权后便抛弃了竞选承诺,沉迷于贪污腐败,把国际援助当成个人发财的途径。

而海地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看到摆脱困境的希望。

海地现在的问题依然很严重,联合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给海地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效果并不好,好像钱都白花了,没有让海地的情况好转。

这些援助资金常常被海地有钱人拿走了,真正需要帮助的穷人生活还是很困难。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会议上说,海地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是主要原因,其他国家的代表也同意他的看法。

笔者认为

海地的苦难深重,既有殖民时代遗留的问题,也有暴君统治造成的恶果,加上外部势力的介入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自身制度和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不禁要问,海地还有摆脱困境的希望吗?海地人民要经过多久才能走出贫困和苦难,真正实现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