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网友盘点那些“没演技却突然爆火”的演员,你们想到了谁?

娱乐圈的“造星神话”似乎越来越不讲道理。一部剧、一场综艺,甚至一个表情包,就能让某些演员一夜之间跻身顶流。然而,当观众冷

娱乐圈的“造星神话”似乎越来越不讲道理。

一部剧、一场综艺,甚至一个表情包,就能让某些演员一夜之间跻身顶流。

然而,当观众冷静下来审视他们的作品时,却常发现这些演员的演技与热度严重脱节。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位“没演技却突然爆红”的典型代表,探讨流量与实力失衡背后的行业怪象。

1. 刘涛:从“白月光”到“五官乱飞”

刘涛曾是观众心中的“白娘子”和“妈祖”,温婉形象深入人心。

但近年来,她的演技却屡遭诟病。在《芈月传》中,她饰演的芈姝因夸张的表情管理被网友做成表情包,台词“你一定是假孕”更被调侃为“咆哮式演技”的巅峰。

后续的《欢乐颂》《开端》中,她的表演被批“只会眯眼皱眉”“像没睡醒”,甚至在《大宋宫词》中以中年之龄强行“装嫩”,彻底消磨了观众的好感。

流量密码:早期经典角色积累的国民度+综艺曝光维持热度,但转型失败暴露演技短板。

2. 靳东:“霸总专业户”的油腻陷阱

靳东凭借《琅琊榜》《伪装者》中的儒雅形象走红,但随后却陷入“霸总”套路无法自拔。

无论是现代剧中的千亿总裁,还是年代剧中的大佬,他总以“眯眼、歪头、抿嘴笑”三件套示人,台词充斥着说教味。

金星曾直言:“靳东是我最失望的男星。

”观众从最初的“姨圈杀手”到如今的“油腻男”,反差背后是角色同质化与演技停滞的双重困境。

3. 张铁林:皇帝“吹胡子瞪眼”演遍全宇宙

作为“皇阿玛专业户”,张铁林在《还珠格格》《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表演曾是观众回忆杀。

但多年后,他的演技却沦为“瞪眼、撇嘴、吹胡子”的固定模板。

在近年播出的《星河长明》中,他饰演大臣却仍带着皇帝的威严感,被搭档张丰毅吐槽:“除了瞪眼你还会干什么?

流量密码:经典角色滤镜+怀旧营销,但缺乏突破终成“戏混子”。

4. 陈赫:被“曾小贤”困住的综艺咖

《爱情公寓》的“曾小贤”让陈赫一炮而红,但此后他的影视角色几乎全是“贱萌”人设的复制品。

转型电影《动物管理局》时,观众仍评价“看啥都是曾小贤”。

更致命的是,他长期扎根综艺《奔跑吧》《哈哈哈哈哈》,彻底沦为“综艺咖”,演员的神秘感荡然无存。

即便偶有作品,也难逃观众对“综艺人设”的跳戏感。

5. 孙红雷:从“黑帮大哥”到“综艺颜王”

孙红雷曾凭《征服》《潜伏》封神,但加入《极限挑战》后,他彻底颠覆了“人狠话不多”的硬汉形象。

当他在《扫黑风暴》中再演亦正亦邪的角色时,观众却总想起综艺里嬉皮笑脸的“颜王”。

过度曝光导致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割裂,成为他难以挽回的职业危机。

为何“没演技”却能火?行业三大推手

流量经济至上:资本追逐短期热度,演员靠营销、热搜维持曝光,作品质量沦为次要。

角色类型化红利:观众对特定人设(如霸总、甜宠)的偏爱,让演员无需突破即可坐享流量。

综艺反噬效应:综艺能快速提升知名度,但也消耗演员的神秘感,导致观众难以代入角色。

流量易逝,实力长存

娱乐圈的“速成顶流”现象,本质是行业浮躁的缩影。演员若一味依赖流量捷径,终将被观众抛弃。

正如老戏骨郝蕾所言:“演员不能伤害职业根本的东西。”唯有回归演技打磨,才能避免成为“昙花一现”的泡沫。

你觉得哪位演员的“演技翻车”最让你遗憾?评论区聊聊吧!

评论列表

不存在的存在
不存在的存在 2
2025-03-26 16:51
什么叫突然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