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济不太好这事儿,我们应该都不陌生
各种新闻都在讨论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种难题,大家也都挺焦虑,毕竟谁不希望经济好点、日子过得宽松点呢?

说实话,问题的根源恐怕不在于什么“国际局势”,也不在于“全球经济放缓”这些耳熟能详的理由
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被压得死死的,大家的钱包里那点儿钱,基本都拿去填坑了。
先给大家普及个背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消费这块一直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你要问怎么个“关键”,就得看看数据
2019年和2020年,消费贡献率曾经达到60%以上!也就是说,国家经济一大部分就是靠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花钱”来撑起来的。
可近几年,消费增长明显放缓了,消费者的钱袋子被各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那谁能不焦虑?

让老百姓去花钱,可以!但得有这个钱才行啊
说得直接点,很多人现在真的是买不起房,养不起孩子,甚至“养老”这个事儿都在想怎么办
房价涨得快,工资涨得慢,老百姓的生活压力一下子上来了
你说,天天拼命工作、拼命攒钱,结果一看——房子还是买不起,孩子的学费要翻倍,老了以后还有养老金的问题
这些大坑,一人背,背得了多少?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缩减自己的消费,别的能省就省。毕竟今天花了明天得还,这种节奏谁都受不了
不仅是买房问题,现在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一大半都得用来给孩子交学费
小孩子的教育花费简直是个无底洞,不管是私立、国际学校还是各种兴趣班,花出去的“血汗钱”让人心疼到不行
别提买东西了,大家都想着存点儿钱以备不时之需,根本不会考虑去买那些所谓的“奢侈品”了。

你想消费得更放心,得有保障
老百姓现在最怕的就是“万一出个啥事”,医疗、养老和失业这三大问题不解决,谁敢随便花钱?
你现在消费,脑袋里是不是还在想着“万一我生病了怎么办?万一我失业了怎么办?”
说实话,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敢把自己的钱花得很彻底,生怕哪一天生活突然变得不堪重负
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投入的不够,尤其是养老金、失业保险等保障体系,做得还不够完善
你就想,万一生个大病,谁能担得起几十万的医疗费?万一失业了,下一餐在哪?这些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大家的消费信心
再看看其他国家的情况,人家都在用消费信贷了,想买个手机、买个家电,消费贷款一下就搞定
可我们国家消费信贷的发展就差点意思,很多人根本就没有信贷支持,花钱就得动用自己的储蓄,能不小心谨慎吗?
而且在大家心里有个潜台词——你存得下的钱,才是真的,剩下的基本都去填坑了。

更麻烦的还有消费环境的问题,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真是把消费者的信任搞得稀巴烂
买个东西,万一买到假货,谁来给我担责?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不完善,很多人买回来产品后,出了问题,根本没有及时有效的售后保障
你说,谁还敢随便去买个新款手机,或者随便去吃个新的餐厅?
我们有时候在网上看到那些低价促销的商品,心里那个心动,但动一动就想:“这便宜,背后有坑吧?”
如果一个人买了这个东西,拿回来才发现自己被坑了,怎么办?就怕麻烦,还不如先省着
甚至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直接忽视了售后服务,消费者真的是忍气吞声,结果就是大家开始越来越不敢随便花钱。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是不是只能坐等经济好转?
说句真心话,盯着“经济增速”这种空洞的数字是没用的,要让消费回暖,得先解决老百姓眼前的这些“死结”
住房价格得降下来,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负担得减轻,社会保障体系得更完善,消费信贷要迅速普及,让大家敢花钱敢消费。
别让老百姓觉得自己的钱是“没处花”的,真正的消费需求是在心理层面上得到了安抚
大家的收入能变高,消费信心能恢复,市场才会活跃,而不是现在,大家都把钱攥在手里,恨不得啥都不买,生怕自己哪天“失业”了或者“生病”了,连医药费都交不起。

国家要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不仅要给经济增长提振动力,更要通过实际的政策来让老百姓“敢花钱”,把消费真正从被压抑的状态中释放出来。
总而言之,经济要想喘得过气,消费必须先得活跃
大家不敢花钱,经济就真的不可能好得起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