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筹备一项行政命令,剑指中国造船业,企图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中国在全球航运领域的影响力。据报道,这
最近,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筹备一项行政命令,剑指中国造船业,企图通过经济手段遏制中国在全球航运领域的影响力。据报道,这项法案将对所有中国制造或悬挂中国国旗的船舶收取港口停靠费,并敦促美国盟友效仿,否则将面临报复。
此外,美国还计划对中国的货物装卸设备征收额外关税,理由是中国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存在所谓的“不公平竞争”,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乍一看,这似乎是特朗普打出的又一张“贸易战”王牌,企图通过经济施压来削弱中国在全球航运业中的主导地位。然而,事实真能如特朗普所愿吗?恐怕没那么容易。首先,这项法案直接打击的是依赖中国造船的全球航运产业。众所周知,中国造船业以高性价比著称,全球超过50%的新造船舶来自中国船厂。即便美国真能通过关税或港口费增加中国船舶的运营成本,全球的航运公司也不可能轻易放弃性价比更高的中国船舶,去选择更昂贵的日韩船舶。资本是逐利的,美国想通过这种手段迫使市场抛弃中国船舶,显然是逆市场规律而行。

其次,全球造船产业链早已形成中国主导的格局。中国拥有完整的造船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设计、建造到配套设备,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更重要的是,中国在造船业的技术、规模和成本控制能力上,日韩等国都难以匹敌。以航母建造为例,近年来中国海军的造舰速度有目共睹,外界甚至用“下饺子”来形容中国航母和军舰的批量建造速度。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就曾感叹:“美国造一艘军舰的时间,中国已经造好了10艘。”特朗普政府的真正意图并不难猜:通过打压中国的民用造船业,间接遏制中国军用造舰能力。毕竟,造船业的繁荣为中国海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然而,特朗普恐怕要失算了。即便中国民用造船市场受到冲击,中国依然可以通过国家政策调整,将造船能力倾斜到军舰建造上。换句话说,即使民用船舶出口受阻,中国海军的造舰速度也不会因此放缓,反而可能加速。此外,美国想要依靠日韩造船业取代中国,难度相当大。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业在上世纪80年代曾风光一时,但在成本、技术和产能方面早已被中国全面超越。日韩即使全力生产,也很难短期内填补中国造船业留下的空白。更何况,全球航运市场也不会因为美国的“政治操作”而改变自身的经济规律。

实际上,特朗普此举很可能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美国自己的造船业早已“空心化”,相关配套企业大量倒闭,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如今,一艘军舰的建造需要全球供应链的支持,而美国自己的造船业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军方需求。这也是为何美国军舰近年来频繁出现建造延期和质量问题的原因。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但现实恐怕不会给他这个面子。全球资本是逐利的,不会因为政治干预而轻易改变方向。中国造船业有完整的产业链、雄厚的技术储备和强大的成本优势,这些都不是一纸行政命令所能撼动的。
特朗普此举不仅难以真正打压中国造船业,反而可能逼迫中国进一步提升军用造船能力,最终让中国海军在全球海域的存在感更加强烈。届时,或许美国不想看到的画面真的会出现:中国航母和军舰再次“下饺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