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科大成华五守门员?排名被武大华科追上!南大脱离危险区

本文首发于头条1822老学长,不可搬运抄袭。华五各有特色,有的大而强,有的小而精,学科设置也不相同。随着各大排行榜的盛行

本文首发于头条1822老学长,不可搬运抄袭。

华五各有特色,有的大而强,有的小而精,学科设置也不相同。随着各大排行榜的盛行,以及高考行业风口转移到新工科,各校在排行榜上的排名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内地排行榜影响力最大的软科发布了2025年大学排行榜,再次将中科大排在了华五末尾,得分与其他华五差距拉开,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华五数据对比,放置于文末。

01

华五排名变化

软科作为近些年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排行榜,已经成了不少高校引用的对象。在刚刚发布的2025年排行榜上,华东五校表现不一。

华东五校分列内地第3-7名,中间没有插入其他非华五高校,说明了华五绝不是浪得虚名。不过华五内部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得分来看,浙大(868.9)上交(851.7)接近,得分都在850分以上,远远拉开与复旦大学(788.4)的距离,相差六七十分。而复旦大学同样大幅拉开与南大的距离,相差70分左右。南大又复制了上述情况,大幅拉开与中科大的距离,相差70分左右。

图源:软科

中科大虽然位居第7名,但是与第六名的南大分数差距太大了,而与第八和第九的武大华科则几乎没有差距了,仅差不到8分,稍微不留意就很容易被超越。软科连续多年对于中科大的排名和得分并不算高,将其置于华五守门员的位置。

另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排行榜校友会榜单则干脆将中科大排在了第9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参与了排名),被华科超越。内地两个较有影响力的排行榜都将中科大排在了华五最后一位,且与非华五的壁垒在逐渐被冲击,中科大陷入了排名危机。

当然从国际榜单来看,华五与非华五高校的壁垒依旧很坚固,短期难以被冲击。

从软科和校友会榜单来看,排名与华五的学科设置和规模基本吻合。浙大上交文理工医农兼备且均衡,复旦文理医强势,南大文理强势,中科大顶尖理学。

02

华五发展情况

排行榜反映的是规模和学科配置,评价指标对于工医强势的院校比较友好,文理院校则相对吃亏。

来看一下各校的质量指标,从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看,与排名有些类似。不过细分到学科精度上,则明显不同。以南大为例,第五轮网传获得28A类(12A+),与复交差异并不大。有人可能说第五轮没有公布,不作数。从正式公布的一流建设学科数量来看,南大也与规模大的多的复交没有明显差异。

南大与复旦的可比性比较强,同为文理一流强校,工科较弱势,唯一的区别是复旦合并了强大的上海医科大学。复旦20个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占了5个。网传的第5轮评估中,复旦医学有5A类(2A+)。排除医学之后,复旦南大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从内地排行榜来看,南大也并不是什么“守门员”,与非华五的壁垒还是很厚的,处于非常安全的区域。

中科大目前的优势学科是理学为主,比南大的优势学科范围更窄,缺少了一流的文科。不过中科大基础科学国内顶尖,自然指数位居内地第一。在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地球、核科学、天文等领域实力顶流,是做基础研究的殿堂。

从2020年以来理工农医的国家三大奖、人文社科的最高奖数量来看,上交浙大居前,复旦居中,与排行榜类似。中科大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理学研究强校,在三大奖的表现上近几年似乎有些不尽如人意,需要引起重视。在2024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中,南大表现惊艳,有2项牵头成果当选,对中科大的挑战也很大。

图源:中科大官媒

03

回顾与建议

排行榜看看即可,无需当真。因为绝大多数排行榜受学校规模和学科设置影响太大了。中科大和南大的规模是华五中最小的,仅在文理或理学上强势,难以与文理工医或文理医院校相抗衡。从质量上看,华五是一个层次的,不要动不动将一所高校冠以“守门员”。

国家目前是“双一流”战略,聚焦一流建设学科,目标是拿下世界一流学科,强调的是质量,中科大目前是国内理学天花板级的研究高校。一所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因为有众多在世界上叫的响的世界一流学科和拿手绝活,不是靠规模。世界最顶尖的高校例如哈佛大学仅有2万人左右,而MIT仅有1.1万人左右。

抛弃规模,聚焦开设学科的质量,将其建成世界一流学科,为国家产出重大原创新理论和科技成果,才能真正成为受世人尊敬的世界一流大学。

从选校来看,华五各有拿手绝活,因此要多看看自己目标专业所属的官方学科评估和一流建设学科情况,多看看保研率和行业就业声誉。从平台层次看,不管哪一所都不会埋没你的才华。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