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经常浏览科技类资讯的网友们来说,对华为的鸿蒙、方舟、HMS等词汇一定非常熟悉,因为与华为这3个题材相关的新闻总是会占据各大新闻板块的头条。与前面三者相比,华为鲲鹏的题材相对来说,关注的人就没那么多。
9月30日,华为再次传来好消息,又一“王牌”已然到来,华为针对鲲鹏发起了一系列的新动作,那就是毕昇(BiSheng)编译器1.0在鲲鹏社区正式发布上线并提供下载试用。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此一问,华为都有一个方舟编译器了,为什么现在又要推出一个毕昇编译器呢?简单来说,方舟编译器是针对移动系统,比如安卓、鸿蒙等手机系统,而毕昇编译器针对的则是鲲鹏生态系统。
华为鲲鹏的取名来自《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古人常用鲲鹏之志形容志向远大。
之所以称鲲鹏生态系统,因为华为基于华为鲲鹏处理器打造了服务器“泰山”以外,还扩展到虚拟化、大数据平台、存储、数据库、中间件、云服务、管理服务等软件生态体系。在IT界曾经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的计算架构拐点出现,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只有投身于以创造强大且多样化的算力为已任的新生态中,才可能与时俱进。
华为表示,鲲鹏坚持硬件设计、手机软件开源系统、也就能合作方和开发人员,在刚完毕的华为全连接2020中公布了朝向全产品研发工作流的鸿鹄开发设计模块(KunpengDevKit)加快运用转移与调节,并首次推出鲲鹏原生编译器毕昇(BiSheng),为应用性能带来大幅提升。
毕昇编译器基于开源LLVM开发,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同时将flang作为默认的Fortran语言前端编译器,是针对鲲鹏平台的高性能编译器。除LLVM通用功能和优化外,对中端及后端的关键技术点进行了深度优化,并集成Auto-tuner特性支持编译器自动调优。
毕昇编译器相对于传统的编译形式来说,有三大优点:其一是能够针对鲲鹏硬件优化相对应的算法,并大幅度的提升硬件处理器的多线程使用效率,进而提升相关的数据量;其二是加快指令,融合NEON/SVE等内嵌指令技术,对命令编译程序开展深层提升,同时出示高度提升的运作时库;其三是AI迭代优化,就是关于AI技术的算法优化,出示一个含有全自动优化特点的编译器和一个命令行工具,内嵌AI自学习模型,全自动提升编译配备,根据迭代更新提高程序流程特性,进行最佳编译程序。
毕昇编译器这三大方面的提升对于鲲鹏生态的构造有着相当大的好处。要知道目前毕昇编译器还是1.0版本,华为表示,今年年底会推出优化后的1.1版本,未来将会继续发布1.2、1.3...版本,编译能力也将会进一步提升,这也恰恰证明,华为的又一张“王牌”已然到来。
和华为开发者大会推出的产品一样,毕昇编译器面向的对象也不是我们这样普通的消费者,而是开发者。华为推出毕昇编译器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加速鲲鹏生态的完善工作,从而帮助华为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进而摆脱对英特尔、AMD等企业的依赖。这一步不管是对华为还是对国产科技行业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