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资深名老中医刘秋峰:脾胃虚寒补不进?一个方子,把脾胃暖起来

有的人觉得自己气虚乏力,想着喝点黄芪水,给身体补补气,喝后也不见有什么作用,感觉自己就像是漏气的皮球,怎么补,气都不上来

有的人觉得自己气虚乏力,想着喝点黄芪水,给身体补补气,喝后也不见有什么作用,感觉自己就像是漏气的皮球,怎么补,气都不上来。手脚冰凉,四肢乏力,还畏寒怕冷,稍微吃冷食后,容易腹泻、拉肚子。

在中医看来,这可能是因脾胃虚寒引起的乏力。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中药方——黄芪建中汤。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脾胃是后天之根本,同为气血生化的源泉;如果脾胃虚寒,阳气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无法将食物充分消化,营养物质不能被转化为气血,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四肢肌肉得不到滋养,会感到乏力。

此外,脾主肌肉,脾胃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四肢,导致四肢不温,也会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能量产生不足,则会加重乏力。

这时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到“补气之王”的黄芪,以补气升阳,补足全身缺乏的气,缓解乏力;

但是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用了黄芪之后,没有效果呢?

这可能是因为你不仅虚,而且体内还有“寒”,补进去的东西被“冻住”了,身体都没办法吸收,怎么会有力气呢?

所以加入桂枝,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可以将脾胃里的寒邪驱散,让补进来的气,能更好被脾吸收,再将这股气,顺着经脉,输送到四肢百骸,从而缓解乏力;

再是炙甘草和大枣,增强脾胃的健运之功,还能调和药性;

脾胃气血生化有源,这时需要个仓库,将这些气血能量储存起来,以供身体使用;

中医讲“肝主藏血”,这个仓库肝脏,又用到白芍柔肝养肝,让肝的功能更好,为后续充沛的气血储备做好准备。

48岁的刘女士,检查发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糜烂;自诉最近一周因感冒,反复胃胀,吃点东西就胀得难受,拿热的东西捂着、轻轻按会舒服些,打嗝,胃口不好,大便也不通畅。

舌苔薄白,把脉发现脉右弦,左涩。综合情况分析,诊断为脾胃虚寒,需要温中健脾,

用到黄芪建中汤加减开方: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吴茱萸、黄连、干姜、姜黄、砂仁、白术、茯苓、陈皮、檀香等多味药材。

服用两周,胃胀明显减轻,偶尔还会胃痛,胃口比之前好了点。调方续服两周,食欲增加,大便都恢复正常,身体各方面都好多了,继续巩固。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3
2025-04-26 09:52
中医好历害的暖起來.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冷若冰淡如水
冷若冰淡如水 2
2025-04-26 20:43
医生给我开了这个,我感觉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