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4月底,春季课才上到一半。
已经有家长抱怨:“机构太离谱了,刚四月份就开始催着续费暑假班。”
也有家长则抱怨:“教培机构的老师不像老师,更像销售,整天追着让家长参加宣讲会兜售后期的暑秋连报的优惠方案。”
甚至有家长说:“如果暑假不续课,孩子在班上会被别样的脸色甩过来。”
正因为我了解部分教培机构存在的某些乱象,所以我很多文章都在披露这些机构问题以及为教育监管做宣传。但底下总有很多不同的声音。
有的教培人说:“教培补课不抢不偷,授业解惑,为什么就要受监管?”
也有教培人说:“各种铺租、人工、水电等等都是成本,如果要压缩周期收费或者小金额收费,那机构怎么活?”
教培人或许看到自己的“良心经营”又或许是因为个人利益原因,所以极力维护教培机构或者整个教培行业的尊严,这也能理解。但乱象依旧存在。
那机构早早在4月份就开始瞄准家长的钱包,是真的怕孩子错失学习机会吗?
这个时候,教培们内部的宣导会这么说:“现在不让家长报名,再过一个月全都报完了,家长既没闲钱,孩子也没空档了,那就没机会了,所以现在必须把家长牢牢绑住。”
作为一个曾经行内人,爆一下行内的“语言艺术”和其真实代表的情况。

1️⃣为什么要报暑假班
机构的语言艺术:强烈建议家长报暑假班,因为暑假啊,是对春季知识点巩固和为秋季做衔接的,重基础知识点讲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到时候秋季就能如鱼得水。
另外啊,学习是讲究一个坚持,持续性的,如果暑假停下来了,那秋季回校时孩子既没有状态也未必能跟得上学校节奏。
实际:国家都给孩子安排了寒暑假放松,机构却希望占满学生时间,完全无法实现劳逸结合。所谓的衔接课,大概率就是秋季课的第一、二章左右的内容,但有的大机构是自己编教材的,进度就不一定完全是前面章节。
所谓的持续性,其实是讲究心态的。家长们可以想想,以前学习平均是8小时,学生成绩依然有好有差,但心理健康问题却很低。但现在的小孩,随便都是12小时制,成绩不见怎么涨,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了,也比以前的孩子呆(这里不讨论那些主动加班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劲头一直都在)。上了暑假课,孩子回去刚开始表现确实好像学得挺好的,但你看看孩子学到暑假没学的内容,依旧是原来平平的状态。所以所谓的好,只是重复性劳动,形成了记忆。但在学习中,记忆不及思考能力的作用弧长。所以重复学习或许有效,但对未进行提前学习的内容则无效,这里并不是倡导该重复学习,而是想说,提升能力才是根本。
2️⃣为什么这么早就要续报暑假课
机构的语言艺术:现在真的不早啦。
首先咧,学习总是要提前规划嘛。不怕努力的孩子,就怕会规划的家长嘛。
其次啊,我们暑假课程的教材教具都是提前策划生产的,量都是有数的,确定后还得印刷还得配送等等,所以越早确认,就越早能够保证拿到入班名额嘛。
第三咧,我们现在就开始给老师们排课,就是为了提前确定班位,确定时间,所以家长越早确定,到时候就能越早去挑选时间。
实际:家长最怕会计划的家长,而机构最喜欢会计划的家长,暑假班把你计划得明明白白。不是怕你提前计划,而是怕你提前计划了别家机构,所以提前把你锁定才是机构的定心丸。
关于教材教具的借口,这么多年都没变。大机构有可能是统一设计和印刷的,但小机构多数是自己打印,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会不会没有教材可用的问题,即使没有,机构为了让你安心报名,也会给你打印的。
优先排课的借口更可笑,优先排课是优先排课。优先排课也不等于优先可以选择好老师。很多时候选了时间却选不到喜欢的老师上课。也有的时候计划赶不上不计划,突然暑假来了个突击旅行,不得不调整时间,你会发现,你提前选择的排班时间,可能会成为某些安排的阻碍。更不用担心排课排老师的问题,有的机构到暑假开班前还在安排老师。
所以那些让你必须提前报名的因素,都是非必要因素,仅仅是怕你不报名。
3️⃣为什么非学科类机构也搞暑假课
机构对外说可以弯道超车,别人在玩,你家娃在学,能不溜嘛。
实际:素质类的课程一般是没有分寒暑春秋季课,因为这类型课程跟学科不一样,不需要跟学校进度,但它们也会为了引流或者耗课设计很多名头的暑假课。
机构对非会员是为了做客户引流,暑假都会设计一些低价短期课包,或者一些主题课。在你还没上完暑假课,机构的销售顾问就不停地追着你,让你续秋季课。
而机构对会员是为了耗课,让会员参加一些考级、比赛等等的集训,集中耗课,大量耗课。所以机构是非常害怕会员请假的,因为课耗才是机构的实转收入。
对于会员的建议是,如果机构暑假有主题课之类的让你上课,一定要按照非会员的活动价买课,它们为了引流,这些主题课活动价会比常规课时便宜,而且暑假上课也大概率是会员跟非会员混上。
如果是考级、比赛等集训课,建议家长一定要做好赛考信息的了解,因为有很多比赛,只要参赛都能拿证,含金量近乎没有,少儿编程的更多。如果没有提前了解清楚,你可能会因为那些赛考白白耗课。
写在最后
想让你买单,机构可以说出一百种“语言艺术”,所以,你在给孩子报课时,不应该想的是什么时候优惠,或者什么优惠,对于你来讲,你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多次被机构卷钱跑路的家长,大多数都相信了机构的“完美的规划”。一旦计划,就是长周期的、大额的预付费。
如果一定要报名,现在保住钱包最妥善的方式是小周期、小金额交费。泛起的4月暑假课续费潮,都可能存在风险,曾经的TCTM在暴雷前也在寒假疯狂续费。
春季课才一半,很多家长的课时都还没耗完,机构就想提前伸手进家长口袋,是太饿了吗?
家长是报了个班,不是报错了门,不应该报了班就被追着咬。
为什么会追着咬,因为续费率关系他们的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