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教育就这几个字:别急!别催!更别吼!孩子真没你想得那么急!

各位家长,咱们都希望孩子好,可有时候咱们的做法真得改改了。你有没有在孩子写作业时急得催命一样:“快点写,别磨蹭!” 或者

各位家长,咱们都希望孩子好,可有时候咱们的做法真得改改了。你有没有在孩子写作业时急得催命一样:“快点写,别磨蹭!” 或者在孩子穿衣服时急得直跳脚:“怎么这么慢,快点啊!” 其实,教育孩子真得需要耐心,别老是急吼吼的催促,那样对孩子伤害可不小。

一、催促孩子的危害心理压力山大 :孩子的内心是很敏感的,老是被催促,就像头上一直悬着一把剑,让他们时刻感到紧张。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在发育,咱们的催促会让他们感到不安。比如孩子在拼拼图,你一直在旁边催:“快点啊,别人都拼好了。” 孩子会因为这种压力而焦虑,担心自己做不好,达不到你的期望,心理负担就重了。自信心受挫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可催促打破了这份节奏。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快,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就像孩子在学系鞋带,需要耐心和练习,你一直催:“怎么这么慢,我都等不及了。” 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很笨,学不会,时间长了,自信心就被磨没了。做事急躁 :被催促的孩子很难静下心来,他们习惯了在压力下快速完成任务,却忽略了质量。就像画画或做手工,没有耐心,怎么能画出好作品呢?做事急躁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注意力难集中 :孩子在被催促时很难集中注意力。比如孩子在看绘本,你一直在旁边催:“别看了,快去吃饭。” 孩子的思路就被打断了,很难再回到之前专注的状态。长期这样,孩子很难培养出好的专注力,而专注力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特别重要。二、暴躁对孩子的伤害日常的暴躁 “风暴” :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忙碌一天回家,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书本乱扔,火气就上来了,对着孩子大声斥责:“怎么这么磨蹭!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写完作业要收拾好!” 孩子被吓得一哆嗦,眼里满是惊恐和委屈。或者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不问原因,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你怎么这么笨啊,天天上学都学什么了!” 孩子只能默默低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种频繁的暴躁,就像一场场风暴,无情地伤害着孩子的心灵。暴躁带来的创伤 :家长的暴躁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深远的。在心理上,孩子会变得胆小怯懦,长期处于恐惧中,自信心被一点点磨灭,害怕犯错,不敢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在性格上,孩子可能会变得暴躁易怒,像家长一样用愤怒应对问题,因为他们从小看到的就是这种情绪宣泄方式,潜移默化中认为这是处理事情的常态。亲子关系也会因此变得疏离,孩子不再愿意和家长分享学校里的事、内心的烦恼,他们在家长面前筑起心墙,封闭自己,生怕触碰到家长的 “暴脾气” 导火索。暴躁背后的原因 :家长为啥这么暴躁呢?一方面,生活压力使然,工作中的竞争、经济上的负担,让家长们身心俱疲,回到家看到孩子一点 “不顺眼”,就把积攒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发泄出来。另一方面,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是关键因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让家长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差错,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预设的标准,就容易情绪失控。可家长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他们需要的是理解与引导,而非狂风暴雨般的指责。三、改变的方法学会耐心等待 :孩子需要时间去探索世界、学习新事物,咱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就像等待一朵花绽放。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耐心等待,就是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设定合理的时间 :与其不断催促,不如和孩子一起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比如写作业,可以和孩子商量好,先玩半小时,再写作业,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也不会觉得被催促。用鼓励代替催促 :当孩子做事慢时,不要急着催促,而是用鼓励的话语。比如:“宝贝,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更有信心,也更愿意加快速度。做好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如果咱们自己做事都急躁,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不磨蹭呢?所以,咱们要先从自己做起,做事有条不紊,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从心开始改变暴躁 :家长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暴躁的危害。当情绪即将爆发时,试着深呼吸,给自己几秒钟的冷静时间,想想孩子的感受,换位去理解他们。平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比如通过运动释放压力,让自己在面对孩子时能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爱与耐心取代暴躁 :家长要用爱去包容孩子的小缺点,用耐心去等待他们成长。当孩子犯错时,蹲下来,温柔地和他们沟通,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就像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不要立刻发火,而是轻声问:“宝贝,有没有烫到呀?咱们一起把这里收拾干净好不好?” 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怀,他们才能在健康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咱们需要忍住,先别催,也别吼。给孩子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就像龙应台说的:“孩子,你慢慢来,我会一直在。” 让我们一起,用耐心和爱,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