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克希德AC-130是美军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空中炮艇”,也是一个由美国空军所操作的重型对地攻击机系列,该机是以洛克希德C-130“大力士型”运输机为基础做进一步改装而成,主要用于密接空中支援与武装侦察等用途。至今仍在服役。

☆在赫伯机场上空一边转向一边进行火力试射的AC-130
☆AC-130U机上的侦察设备操作员正在进行飞行前的检查


☆AC-130U“幽灵”II式攻击机
研发历史回顾AC-130于1966年首飞,1968年开始服役。迄今为止,在接近半世纪的服役期间,AC-130共出现过六种不同的版本,分别是洛克希德公司负责改装的AC-130A/E/H三型,以及罗克韦尔公司操刀的版本——AC-130U“幽灵炮艇”。至于最新一代的则为洛克希德负责改装的AC-130W“螫刺II式”与AC-130J“幽灵骑士式”,新加入了导弹与精准炸弹的发射能力,成为具有视距外作战能力的机种。

☆一架隶属于美国空军第4特战中队的AC-130U“空中炮艇”正向四周发射热焰弹
☆正在AC-130U上进行测试,之后被用于取代机上20亳米与40毫米两种火炮、空军版本被命名为GAU-23/A的Mk 44巨蝮二式链炮机炮。

AC-130装备有不同口径的机炮,后期机种所搭载的“博福斯”式40毫米高射炮或M102 105毫米榴弹炮等重型火炮,对于零星分布于地面、缺乏空中火力保护的部队有致命性的打击能力。

☆AC-130U上的武器人员正在装填40亳米“博福斯”高射炮(后方)与105毫米榴弹炮(前方)的弹药
☆一架隶属于美国空军第16特战中队的AC-130H在编队训练中投射热焰弹

型号 说明
AC-130A——1965年时,美国空军的航空系统部开始将第13架次的量产型C-130A(机身编号54-1626)改装成空中炮艇二代标准。

☆一架停在地面作为展示用途的AC-130A
AC-130E/H“鬼怪式”——由于AC-130计划的成功,美国空军在“铺路鬼怪”计划中将11架C-130E改装为“空中炮艇”,而成为AC-130E“鬼怪”式。

☆一架飞越在佛罗里达州海岸线上空的AC-130H
AC-130U“幽灵”II式——相较于越战时代开始发展的几种AC-130前期版本,AC-130U“幽灵II式”“空中炮艇”是在1980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

☆AC-130U在训练任务中飞越第4特战中队的主场──赫伯机场

长度:29.79米
翼展:40.41米
高度:11.73米
航程:4074千米
升限:12000米
机翼面积:162.16平方米
总重:5552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70307千克
最大速度:482千米/每小时
机组:13人 (驾驶, 副驾驶, 导航官, 武器官, 电子官各一人)
(工程师,摄影机监视员, 红外线操作员, 装弹员各一人, 四名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