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文人不在少数,如果要评选一个最猛的文人,恐怕非辛弃疾莫属了。辛弃疾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猛士,他敢带领50人闯入金军大营并且毫发无伤的回来,这你敢相信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辛弃疾到底有多厉害。
辛弃疾在1140年出生于济南府历城县,这一年距离北宋灭亡已经有13年了,距离抗金名将岳飞去世还有两年,他的出生地济南早已经在金人的统治之下。他的爷爷辛赞在靖康之变后本想带着一家南渡,可是最终没能成行,不得已之下做了金朝的官职。
不过辛赞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与金人大战一场,他经常教导辛弃疾要以家国大业为重。就这样在爷爷的教导下,辛弃疾渐渐长大。长大后辛弃疾又在爷爷的建议下到金朝的国都燕京参加科举考试,以此来察看金国的形势。在这样的环境下,辛弃疾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领大军南下,企图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当时的中原地区早就已经在金人的统治之下,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起义反抗,时年21岁的辛弃疾在这个时候加入到了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担任掌管文书和帅印的掌书记。
当时和辛弃疾一同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个叫义短的和尚,不过这个义端是一个不守清规戒律的花和尚。自从加入义军后,他受不了义军的苦日子,竟然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偷走了由辛弃疾保管的义军帅印,准备拿到金营里去邀功请赏。
事发之后耿京自然要拿辛弃疾问罪了,辛弃疾自然也受不了这个窝囊气,他当即向耿京立下军令状,一定会捉拿义端归案并且把打印带回来,就这样辛弃疾骑上快马就去追义端了。
辛弃疾提前埋伏在去金营的必经之路上,等到天快亮的时候,义端果然来了,辛弃疾趁机一刀就把义端从马上砍了下来。义端一看是辛弃疾,心里马上就慌了,他知道辛弃疾的实力和性格,不断的向辛弃疾求饶,不过辛弃疾也没心软,直接一刀砍下了义端的脑袋,然后带着他的脑袋和大印回去向耿京复命去了。
1162年,耿京派辛弃疾南下去朝见宋高宗,并向宋高宗说明他们想要接受朝廷的领导,赵构自然愿意耿京等人听从自己的调遣,于是他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天平军掌书记。
辛弃疾带着这个好消息高高兴兴的往回走,想着尽快回到山东向耿京传达皇帝的旨意。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义军内部发生了内乱,有个叫张安国的杀掉耿京带着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这还了得,辛弃疾得知这一消息后带着50个人就直奔金军大营。趁着夜晚,辛弃疾带着这50个人进入到金军大营,当时张安国正在和金军将领喝酒,辛弃疾二话不说冲上去直接捆人就跑了,一顿操作后现场的金军竟然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整个金军大营中有五万人,辛弃疾带着这50个人加上张安国这个叛徒在金军大营里左突右冲,竟然毫发无损的出来了,之后一路南下,在临安城把张安国这个叛徒斩首示众了。50人在五万大军的金营里横冲直撞竟然毫发无损,这事说出去你能信,反正这就是事实。
辛弃疾的这一行动在当时的南宋朝野引起巨大的轰动,就连天子都是一天三叹。后来辛弃疾回忆起这段少年时的壮举时感慨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回到南宋后,辛弃疾发现朝廷对于金人的态度一直在变,有时候想要与金人作战,有时候又想与金人求和。这对于一直主张抗金的辛弃疾来说就有点郁闷了。一直想要抗金现在却无法实现反而被安排当了个地方官。然而就是在地方当官,辛弃疾当的也是气壮山河。
在江西赖文政叛乱时,两任地方官花了五年的时间都没能搞定,辛弃疾一上任就派人把他们给围了,但是他只围不大就这么跟赖文政耗着,最终赖文政耗不下去了,辛弃疾趁机诱杀了他。
然而辛弃疾为人太刚,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这些权贵们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的罪名罢去了辛弃疾的所有官职,这个罪名跟岳飞的“莫须有”是何其的相似。
就这样辛弃疾也没有了官职,报国无门,就专职去填词了,以此来抒发自己的不满,就这样辛弃疾一填就是20多年。
1207年,宋宁宗想要北伐,但是这时候手下又没有大将可用,这时候他想起了辛弃疾这个将才,在接到皇帝的召唤后,辛弃疾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终于可以再次上阵杀敌了。不过这一年他已经67岁,辛弃疾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拖着一身病就往临安赶,结果半路上去世了。
看了辛弃疾的一生,你还认为他只是个词人吗,这个一心想要抗击金人的词人,创造了上阵杀地的神话,他敢于只带50人闯金军大营,并且毫发无伤,哪个文人能有他这样的能力,哪个武将能有他这样的战绩。只能说一声辛弃疾太厉害了,只可惜南宋朝廷不给力,他也只能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