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美媒那叫一个热闹,又是歼-36,又是F-47,口水仗打的比菜市场还热闹。但细细品味,这背后藏着的是山姆大叔挥之不去的焦虑,以及一场精心编织的“六代机迷局”。
美媒先来了一出“歼-36威胁论”。5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2800公里的作战半径,全球唯一正在试飞的六代机……这些数字像颗颗炸弹,精准地砸在了美国空军“空中霸权”的神话上。说得好像歼-36一出场,他们的F-22、F-35就得集体下岗再就业似的。这架势,活脱脱一副“歼-36厉害到没朋友”的架势,因为确实,其他国家连个六代机原型机影子都没见着呢!
可笑的是,美国为了掩盖自己在六代机领域落后的尴尬,开始玩起了“否认与回避”的把戏。一会儿说歼-36根本不存在,一会儿又装作视而不见,这操作,实在让人忍俊不禁。这就好比一个拳击手,被对手打得鼻青脸肿,却还在那儿大喊“我没受伤,我依然是最强的!” 这幅嘴硬的样子,我看着都替他尴尬。
然后,他们又祭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F-47。号称世界首款可载人六代机,各种炫酷的渲染图满天飞。可仔细一看,这玩意儿除了几张漂亮得不像话的图片,其他啥也没有。技术验证机是飞了,但正式原型机呢? 发动机研发进度如何? 生产和资金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这些问题,美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顾着吹嘘F-47的“下一代隐身性能”、“先进传感器”等等,仿佛只要把这些词语堆砌在一起,就能把现实中的技术难题 解决一样。
更绝的是,他们还把歼-35A拉出来跟F-47比划,试图以此来贬低歼-36的意义。这就好比拿一个中学生和大学生比,然后得出“中学生更优秀”的结论。这种逻辑,简直是荒谬到了极点! 他们刻意忽略了代差,混淆概念,专注于挑拣歼-35A的“缺点”,来掩盖F-47自身存在的巨大问题。
这整个宣传策略,核心思想就是四个字:“美国先进,对手落后”。 这是一种深深的焦虑,一种对失去霸权地位的恐惧,才让他们如此歇斯底里地进行宣传。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其在全球军事领域的领导地位,维持住那张“世界警察”的虚假面孔。
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F-47项目背后的重重困难,早就在业内人士那里引起了广泛质疑。发动机研发落后,生产进度延误,资金链紧张……这些问题,可不是几张漂亮的渲染图就能解决的。六代机的研发,需要的是真刀真枪的投入,踏踏实实的行动,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宣传。
所以说,美媒这场“六代机闹剧”,最终暴露的不是中国,而是他们自己。他们回避问题,试图掩盖现实,最终只会让世人更加清楚地看到:在六代机领域,美国远没有他们自己宣传的那么强大。 与其沉迷于虚假的宣传,不如踏踏实实地把技术难题攻克,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 是相信美媒的宣传,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见解。让我们一起,看清这出好莱坞式的“六代机迷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