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享天伦之乐!再有钱有权也比不过儿女在身边孝顺,儿孙绕膝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姑姑夫妇被儿子接到城里后,儿子和儿媳把他们当国宝熊猫一样保护着,身体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立马嘘寒问暖,姑姑夫妇每天喜笑颜开,越活越年轻,长命百岁不是梦!

姑姑和姑父都是农村人,姑姑年轻时是民办代课老师教小学,也曾在村里当过妇联主任。
而姑父是地道的农民,姑父头脑灵活,种田之余,逢集摆摊修自行车/摩托车。他前面生了3个女儿,第4个才是儿子。

姑姑的儿子,从小有父母和姐姐的宠爱,对读书并不感兴趣,勉强读了中职后就去打工了,跌跌撞撞几年后又去学了厨师。
不过姑姑儿子,我这表弟读书不行,但却是追女人高手,很有女人缘,读初中时就把女同学肚子搞大了,姑姑求爷爷告奶奶花了大钱才摆平。
表弟的老婆是读中职的同学,学护理专业,表嫂是城里人,她爸妈哥哥都是公务员,一家人当初反对她嫁表弟,一个护士嫁一个农村无业游民谁都不乐意,但表嫂犯花痴非表弟不嫁。

表弟夫妇结婚,姑姑和姑父掏空了一辈子积蓄,给儿子在县城买了婚房,婚后儿媳拿回了彩礼,给儿子投资开饭店。
儿媳生娃后,把姑姑和姑父都接到了城里,到了儿子家后,姑姑把工资卡交给了儿媳,姑姑民转正还当过校长,几十年教龄退休,工资待遇还是不错。

姑姑一手带大孙子,本身自己是老师,不管是生活还是教育上,都照顾得很好,从不用儿媳插手,体谅儿媳当护士辛苦,不但帮儿媳洗衣服,还做好饭菜送到医院给儿媳吃,对儿媳对比亲生女儿还好。
姑父到县城后也没歇着,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租了个小门面修电动车和摩托车,姑父的收益用来给全家做生活费。

表弟的餐厅在疫情前生意兴隆,越开越大还租地自建了农庄,人赚到钱就有点飘了,被一帮狐朋狗友带坏,嫌弃表嫂一身药味,扬言要与她离婚。
姑姑和姑父知道后,痛骂表弟不是人,狠扇几个耳光怒吼:“当初人家不顾父母反对,不顾门不当户不对,要离婚可以,你不是我儿子,也不是我孙子的爸,一个人净身出户,餐厅投资也要夺回,我们只认这个儿媳”。

表弟还没嚣张起来,就遇上了疫情,疫情三年下来,表弟投资的农庄黄了,还是继续经营自己的小餐厅,自己是老板也是厨师,日子虽累但踏实。
如今姑姑的退休金每年逐长;孙子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政府上班;儿媳从护士长位置退休了,儿媳有空时去饭店打个下手;姑父也不再修车,多年前儿媳掏钱,一次补交8万养老保险,姑父也早已拿退休工资。

儿媳妇在家定期给他们测三高,制定合理的饮食习惯,稍有点小风寒感冒,小则吃药大则送医。
并鼓励他们多出去走走,逛公园或跳广场舞,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还时常抽空带姑姑和姑父去全国旅游,去过孙子学校所在地长沙,北京看天安门和长城,西藏拉萨,海南三亚等。

她儿媳妇常打趣乐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况我家有二宝,比熊猫国宝还稀有…”
姑姑常常告诫后代:“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将心比心,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