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与明郑的和谈与剃发之争

怀霖济物 2022-12-03 11:05:48

满清与明郑的交锋历史,对于今天来说,是一段十分值得参考的历史,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满清与明郑的交锋历史,昭示了三百多年前,明郑是如何由盛而衰,以及满清如何统一台湾的历程。

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顺治登基。顺治的含义,是顺天而治,可见满清已有汉人皇帝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哲学理念。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郑成功号召忠义之士起兵反清复明,故称之为明郑,明郑与满清的对抗,历经郑成功、郑经与郑克塽三代;满清也历经了二个皇帝,顺治与康熙,一直到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郑克塽出降为止,前后共计38年。

在这38年之间,满清的两个皇帝,与明郑三代,进行了多次的和谈,都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满清坚持要明郑当局剃发归顺,而明郑坚决反对剃发,双方就是因为剃发问题谈不拢,而导致谈判破裂。

在谈判过程中,明郑要求台湾应比照高丽、朝鲜,高丽、朝鲜是中国的藩属,民众无需剃发,但是,满清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与高丽、朝鲜不同,台湾民众归属中国,必须剃发,所以,剃发还是不剃发的问题,具有主权上的强烈象征性意义,与今天的改不改国旗与国歌的问题一样。

郑成功在起兵初期,以厦门为根据地,在争夺海澄、漳州的战役中,屡次击败清军,使满清朝廷颇感困扰,于是在顺治九年(1652年),满清与郑成功开始进行和谈,当时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满清软禁在北京,顺治就要郑芝龙写信给郑成功劝降,同意封郑成功为海澄公,并且把漳州、潮州、惠州、与泉州四府的兵权与领海之权赐给郑成功。

郑成功回复说,我兵马繁多,非数省不足安插,和则高丽、朝鲜有例在焉,简单来说,郑成功跟满清索取南方三省,做为他的属地,并且要求比照高丽、朝鲜模式,不剃发易服,主权必须独立。郑成功所开的条件,满清无法同意,谈判告终。

谈判虽然告终,但是双方都亮出了底线,顺治可以接受郑成功比照吴三桂,成为封疆大吏,但是郑成功要的是一边一国的高丽、朝鲜模式,称臣纳贡无妨,主权必须独立。

顺治皇帝与郑成功对峙了16年之久,其间和战无常,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归天。同年,郑成功东渡台湾,赶走了荷兰人,台湾成为明郑反清复明的新基地,次年,郑成功逝世,郑经继位,台海两岸成了康熙与郑经对峙的新局面。

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派人到台湾与郑经议和,郑经写了封信给康熙,其中清楚说明了郑经的两岸观点:

况今东宁(台湾)远在海外,非属版图之中,东连日本,南蹴吕宋,人民辐辏,商贾流通。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此自贵贱所目睹者,不佞亦何慕于爵号,何贪于疆土,而为此削发之举哉?

郑经认为,台湾远在海外,地理位置优越,东连日本,南衔吕宋,物阜民丰,商贸繁荣,他在台湾称王,当家做主,日子过得好的很,万世基业,皆已立于不拔之地。满清能给他的,对他来说,都谈不上什么吸引力。他实在没有什么理由,要去剃发归顺满清,同时,郑经也请使者带一封信给他在北京的舅舅董氏,信中有这样的话:

倘清朝以海滨为虞,苍生为念,能以外国之礼见待,互市通好,息兵安民,则甥亦不惮听从。

郑经的意思是说,如果满清愿意接受一边一国的关系,双方互市通好,息兵安民,他会很乐于配合的。

康熙皇帝对于他为什么要坚持郑氏王朝剃发,在他给尚书大臣明珠的诏谕中,也有他的说辞:

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若因居住台湾不行剃发,则归顺悃诚。以何为据?……果尊制剃发归顺,高爵厚禄,朕不惜封赏。即台湾之地,亦从彼意,允其居住。庶几恩讫遐方,兵民乐业,干戈不用,海疆安。称朕奉天爱民,绥怀远人至意。

康熙的意思是说,朝鲜本来就是外国,而郑经乃中国之人,两者在本质上就不相同。如果郑经等因为居住台湾就不剃发,何能证明他们有归顺之心?只要郑经接受剃发归顺满清,朝廷愿意赐以高爵厚禄,台湾也可任由郑经继续居住治理,彼此可以不动干戈,兵民乐业,两岸同享安和之好。

郑经对于台湾应援引朝鲜案例,无需剃发,给了这样的说法:

朝鲜岂非箕子后乎?士各有志,苟能如朝鲜例,则敢从议。若欲削发,至死不易。

郑经认为朝鲜是殷商箕子的后代,既然朝鲜人可以不剃发,郑氏的台湾,应可比照,否则,郑经宁死不从。

康熙的宠臣尚书大臣明珠,在回复郑经的信中写道:

君臣之义,譬犹父子,而异其衣冠,岂可君臣而别其章服?此薙发一事,所当一意仰从,无容犹豫者也。

明珠的意思是说,君臣之义犹如父子,既然如此,君臣的衣冠应有其一体性,剃发的事情,必须遵从,不可犹豫,康熙与郑经的这一轮谈判,再度胶着于剃发还是不剃发的问题上,最终还是无法达成协议。

在康熙十二年至康熙二十年(1673─1681)之间,满清南方发生了三藩之乱,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这三位拥兵自重的藩王,陆续举兵反清,郑经也趁机屡次出兵福建,多次与清军交战,互有胜负。

1678年,吴三桂去世,三藩之乱接近尾声,1680年,郑经在闽南与清军海战大败,尽弃沿海诸岛,之后郑经被迫撤退所有大军至台湾,从此势力大减,身边的大臣陈永华、柯平、杨英等,又相继去世,郑经知道大势已去,1681年,郑经在灰心抑郁中与世长辞。

此时的局势,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满清,面对一个混乱而又经济萧条的台湾,局势对台湾十分不利,郑克塽的权臣冯锡范、刘国轩等,与满清福建官员联络,准备接受招抚,同时也有人愿意接受剃发,但是在满清朝廷的廷议上,康熙决定用兵,不再考虑和谈,康熙对大臣们说:

(台湾)首渠既除,余党彼此猜疑,各不相下,众皆离心,乘此扑灭甚易,进剿机宜,不可停止。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率大军攻取澎湖,台湾军民面临战争败亡的威胁,郑克塽派人到施琅军前请降,希望清廷能同意郑氏家族居台湾,承祀祖先,照管物业,康熙不予理会,催令施琅全力攻取台湾。

约一个星期后,施琅的清军水师,就在澎湖海战中,大败明郑刘国轩的水师,郑克塽迫于形势,决定向满清投降,1683年七月二十日,郑克塽接受满清的晓谕,下令台湾军民全体剃发,由施琅前来接收,三十多年来的剃发之争,最终以满清出兵,明郑败亡,而画下了句点。

台湾降清之后,郑克塽被封为海澄公,冯锡范封为忠诚伯,刘国轩为顺清侯并任天津总兵,郑克塽及其家族内迁北京,满清并将郑成功与郑经的遗骸,迁葬至福建泉州。

施琅因收复台湾有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施琅收复台湾之后,负责治理台湾。施琅治理台湾时期,采行了以下几个策略:

1、留用原明郑人才。

2、发展农业生产。

3、兴办文化教育,譬如奏请奉祀台湾民间所信仰的妈祖为天后。

4、改善税赋制度。

5、敦促两案贸易。

满清收复台湾,是和平过渡,民生没有受到冲击。相反的,统一之后,台湾的经济与民生,得到了相当正向的发展,施琅是福建晋江人,康熙年间,因为施琅的原因,很多福建施氏族人相继迁居台湾发展,现居台湾的施姓人口颇多,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福建施琅施氏族人的后裔。

今天,在台南孔庙依旧供奉着施琅牌位,在距离延平郡王庙不到两百公尺的城隍街,有座福德爷庙,庙中祭祀施琅神像,施琅的儿子施世纶,就是中国民间戏曲【施公奇案】中的施公人物原型。施公奇案中的施公,有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

纵观满清与明郑这段三十多年之久的和谈与剃发之争的历史,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总结:

1、郑氏王朝奉明正朔,一直使用明朝桂王永历的年号,与满清对抗,而实际上,郑家拥有治理台湾的权力,与明朝的朱家毫无关系,这个打着前朝(明朝)招牌,与新朝(清朝)相对抗的情况,与今天的两岸情况,十分的类似。

2、剃发还是不剃发,在双方谈判过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剃发问题具有主权上的强烈象征性意义,类似于今天的国旗与国歌,如果不换国旗与国歌,可以谈,如果要换国旗与国歌,就很难谈了。

3、在谈判过程中,当时的局势,影响了双方谈判的意愿与姿态的高低,双方都会以议和为名,取得缓兵,筹饷,通商等实际利益,其实,双方都缺乏绝对和谈的诚意。

4、顺治与郑成功初次和谈,是因为顺治需要集中力量清除南明残余势力,所以放低了姿态;而郑成功的姿态,就显得偏高。

5、康熙与郑经和谈,也是因为受窘于三藩之乱,姿态很低,当时的和硕康亲王杰书还提议郑经受其藩封,岁时通奉献,如高丽朝鲜故事,通商贸易,永无嫌猜,也就是说可以考虑不要求明郑剃发。

但是郑经想趁三藩之乱,攻占福建沿海诸县,所以,郑经的回复,是要求满清边所海岛悉为我有,资给粮饷,等于是以高姿态的索价,回绝了康亲王杰书的建言。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郑经逝世,台湾内斗加上经济衰败,形势逆转,台湾的郑克塽放低姿态,甚至可以考虑接受剃发,只要求能继续治理台湾,承祀祖先,但是康熙坚持用兵,不再和谈,很快就以战逼降,结束了两岸分治的局面。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我把这段发生于三百多年前的历史故事,做了梳理,我想,这段历史故事,对于今天的两岸关系,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2 阅读:1330
评论列表
  • 2022-12-11 17:52

    剃发和换国歌国旗是两回事,满清之所以坚持剃发,无非是剿灭汉人的反抗之心,让汉人通通变成满人的奴隶!

    胖胖的胖哒 回复:
    满化汉人,这就是殖民者通常使用的手段,欧洲殖民者就是这么对待印第安人的,参看加拿大臭名昭著的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好生气]
  • 忍耐 12
    2022-12-09 12:39

    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 2022-12-10 14:23

    今日来一剃发国让我剃发,明日来一穿心国难道让我穿心不成?!?!?!

    帝王 回复:
    你短发是什么。你穿的是什么。就是洋装啊。[???]
  • 2023-01-20 15:01

    郑成功,。也只不过想割据一方称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