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全国上下都传开了,“四人帮”终于被绳之以法的消息。每个中国人听到这个历史性的大好消息,心里都乐开了花。病床上的贺子珍听到这事儿,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她转头跟在一旁的女儿李敏说:“太好了,这回我可算能腾出空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了。”
后来,贺子珍立马给邓小平同志写了封信,吐露了自己藏在心里快三十年的一个心愿。可奇怪的是,过了整整3年,贺子珍的这个心愿才得到了邓小平的回复。
那么,贺子珍心里藏了三十年的那个愿望,到底是啥呢?为啥她的这两个心愿,要等到1979年才得到邓小平的同意呢?
要说贺子珍藏在心底快三十年的那个愿望是啥,咱们得从她跟毛主席认识的时候讲起。贺子珍心里一直有个愿望,藏了近三十年,这愿望的由来,还得追溯到她和毛主席相遇的那一刻。
1910年9月28日,贺子珍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一个思想开放、家境不错的乡绅家里出生了。她老爸贺焕文在当地可是个有名望的好人,所以贺子珍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挺不错的教育环境里。等她长大成人,因为她知书达理,和她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一起被人们叫做“永新三贺”。
1924年那会儿,国共两党头一回携起手来合作,一块儿喊出了“把外国列强赶出去,消灭军阀”的口号。这下子,全国上下都卷起了国民革命的大风大浪。那时候,贺子珍正好在福音堂女子学校念书,她也受到了那些先进思想的影响,心里头特别向往革命的生活。
1926年那会儿,国民革命军浩浩荡荡地出发北伐,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北洋军阀孙传芳和吴佩孚。大家伙儿都盼着,这场革命能给国家带来统一,让工农群众翻身做主。可谁能想到,蒋介石和汪精卫这俩人,一个搞了个四一二政变,一个又来了个七一五政变,把好好的革命给搅黄了。这下子,国民革命的热火劲儿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反共反人民的白色恐怖,整个中国都被这股阴霾笼罩着。
革命遇到大麻烦的时候,贺子珍勇敢地站了出来,她和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一个接一个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贺子珍不仅积极组织永新县的农民起义,而且在起义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她跟着毛主席领导的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成了井冈山上头一个女战士。
那时候,毛主席深爱的妻子杨开慧被国民党军阀何健给抓了,他们仨孩子也不幸落入了敌人的手里,生死都不知道。这事儿让毛主席心里特别难受,他一直怪自己。但就在这时,贺子珍走进了他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到了1928年5月,毛主席和贺子珍就正式成了夫妻。
跟毛主席成为革命伴侣后,贺子珍就一心一意学着他那样,全身心扑到革命里头。1931年那会儿,她被选为了中央苏区的机要科科长,负责咱们党的情报大事。到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毛主席被王明、博古他们挤兑,没了军事上的话语权。有人劝贺子珍离开他,可贺子珍愣是没动摇,铁了心要留在毛主席身边。这既是她对主席的深情厚谊,也是她对革命的那份死心眼儿的忠诚。
1934年10月,因为王明、博古他们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没办法只能开始长征。那时候,贺子珍刚生完孩子没多久,但她还是不顾自己身体,坚决跟着红军队伍走了。长征路上,贺子珍为了保护宋任穷的老婆钟月林,被国民党飞机轰炸时给炸伤了,一下子就倒在了血地里。
大家瞧见贺子珍身受重伤,心里头一下子急得要命。红军立马行动起来,给贺子珍安排了手术,想尽办法把能找到的弹片都给取了出来。可问题是,红军长征那会儿,条件实在是太差了,药品短缺,医疗设施也不足。结果,贺子珍肺里头的弹片没能及时拿出来。这一来,贺子珍身体可就差了劲了,这次受伤后,她一直受着病痛的煎熬,直到去世都没能摆脱。
1935年,中央红军成功到了陕北。第二年,也就是1936年,贺子珍给毛主席生了个小闺女,毛主席亲自给这小家伙起了名儿,叫“毛娇娇”,后来又改成了“李敏”。贺子珍和毛主席一共有过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可李敏是他们俩唯一亲手带大的孩子。所以呀,不论是贺子珍还是毛主席,都特别疼爱这个孩子。
哎,真可惜,贺子珍到陕北后,身体因为长征时受的伤越来越差,再加上刚生完孩子,心情就特别容易受影响。有那么一天,她看到毛主席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聊得特别开心,心里头就犯起了嘀咕。贺子珍这人性格直,脾气倔,听说好多共产党员都去苏联养病了,她就琢磨着,自己也去苏联治治战时的老伤,顺便调整调整心情。
毛主席知道后,多次劝贺子珍留下,但她铁了心要走。1938年,贺子珍到了苏联莫斯科。苏联的专家一看,发现她体内的弹片已经和肌肉、器官长到一块儿了,手术取出来特别难。这事儿让贺子珍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在战场上落下的这毛病,可能一辈子都好不了了。
贺子珍走了之后,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贺子珍不会俄语,在苏联那边也没个贴心的人陪着。于是,毛主席就让才四岁的小女儿毛娇娇,也就是李敏,去苏联陪陪她妈妈。在那段在苏联生活的漫长日子里,多亏了毛娇娇陪在身边,贺子珍的日子才没那么孤单。
1941年6月份,苏德战争一打响,贺子珍在苏联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德国军队围得严严实实的,毛姣姣待的那个苏联国际儿童院,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结果毛姣姣就得了急性脑膜炎。苏联的医生都说,这孩子怕是熬不过去了,还想把毛姣姣送到停尸房去。但贺子珍打死也不肯放弃这个和毛主席唯一的宝贝疙瘩。她用自己种的土豆跟当地人换了白糖和牛奶,硬是一口一口地喂毛姣姣,没想到毛姣姣还真在战乱和饥荒里头挺过来了,真是个奇迹。
但是,贺子珍在照看毛姣姣时,对苏联专家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这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找到了陷害她的理由。长征路上曾因“左倾错误”挨批的王明,在苏联趁机大作文章,无端指责贺子珍“精神失常”。结果,贺子珍就被关进了苏联的精神病医院,受了好多年的冤枉气。一直到1947年,毛主席才晓得贺子珍的遭遇,他派王稼祥去跟苏联谈判,最后才把贺子珍和毛姣姣母子俩接了回来。
贺子珍回国后,被分配到了哈尔滨工作。这时候,她才得知毛主席和江青已经结婚的消息。虽然这事儿让贺子珍心里挺不是滋味,但她也只能接受现实。没过多久,贺子珍下定决心,把毛姣姣送到毛主席那儿,让他们父女俩得以团圆。毛姣姣回到主席身边后,就改名叫“李敏”了,而且从来也没喊过江青“妈妈”。
毛主席晚年时,李敏成了他和贺子珍情感联系的桥梁。听说贺子珍身体欠佳,还特别想念女儿,毛主席就让李敏暑假时带点水果和补品去陪陪她。李敏心里明白,妈妈特别想念毛主席。1954年,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后,贺子珍在收音机里听到毛主席的声音,激动又难过,一下子就晕过去了,李敏全看在眼里,也默默记在心里。贺子珍还多次跟李敏说,她真想回北京,亲眼见见毛主席。
李敏看到妈妈贺子珍的情况,心里挺不是滋味,就跟毛主席说了说。毛主席听完,叹了口气,说:“就算你妈妈来了北京,难道就能躲过别人的欺负吗?”——从这话里,咱们能琢磨出那时候江青有多厉害。实在没办法,多亏了李敏在中间帮忙,1959年毛主席和贺子珍终于在庐山的“美庐”见了一面,这也是他们夫妻最后一次见面了。
李敏和孔令华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贺子珍和毛主席之间的联系就一年比一年少了。说起来,贺子珍和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在江青那里也没少受排挤。在毛主席最后那五年,李敏去见他的次数,加起来也就三次。直到1976年9月,毛主席快不行了,李敏才被允许到他床边。主席用很轻很轻、断断续续的声音说:“娇娇,你来了啊,怎么老不来看看爸爸呢?”
江青他们四人帮胡来一气,最终把老百姓惹毛了。1976年10月,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这帮人给收拾了。这时候,贺子珍鼓起勇气,给党中央写了封信,说出了自己藏在心里快三十年的两个心愿。一个是想去北京,亲眼看看毛主席的遗容;另一个就是希望能有个工作机会,给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点力。
不过呢,就在贺子珍给党中央写信那会儿,她的闺女李敏正碰上些历史老账,被隔离审查着呢。而且,那会儿国家还有好多乱摊子得收拾,事情一堆堆的。一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邓小平老爷子成了我们党的新掌门后,贺子珍的两个心愿才算有了着落。邓小平发话了:“咱得赶紧让贺子珍同志来北京,她提啥要求都得好好办。”没多久,贺子珍就被拉进了五届二次政协会议,成了政协委员。
1979年,贺子珍终于站在了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前,看着毛主席的安息之地,她忍不住泪流满面,献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花圈。那一刻,贺子珍心中两个长久以来的愿望都实现了。但从那以后,她好像觉得生活里少了点什么。到了80年代,贺子珍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最后在1984年4月19日,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那时她74岁。
说起来贺子珍这一辈子,她和毛主席之间的那种革命情谊真是让人感动。她为咱们国家和人民做的事情,会一直被人们记住。贺子珍对毛主席的那份深情,虽然带着点遗憾和伤感,但肯定会一直留在大家心里,成为以后好几代人都会传颂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