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特斯拉展厅里冷冷清清的景象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的觥筹交错形成尖锐对比。
就在半年前,马斯克刚以25亿美元政治献金将特朗普送回总统宝座,自己风光出任Doge部长。
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完美的权钱交易,正将特斯拉拖入成立20年来最危险的危局——股价腰斩、工厂停工、稀土断供……
曾经的天才企业家为何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他还能改变现在的局面吗?

2024 年 11 月 6 日特朗普赢得大选那晚,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一天就增加了 209 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也涨到了 1 万亿美元以上。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有计划的政治交易。
马斯克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投入了 25 亿美元资金。
还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为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宣传造势,甚至让 SpaceX 的卫星网络为美国的边境监控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回报,特朗普在就职当天就签署行政命令,任命马斯克担任政府效率部部长,让他负责精简联邦机构的改革工作。
马斯克从这场政治合作中获得的好处远超预期。

特斯拉得到了美国政府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倾斜,加州工厂每生产一辆电动车就能获得 7500 美元的税收抵免。
SpaceX 陆续拿到了 NASA 价值 120 亿美元的月球基地建设合同。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推动修改《清洁汽车法案》,把特斯拉的碳排放积分交易额度提高了三倍。

这些政策带来的好处直接让特斯拉的股价在特朗普胜选后的三个月内飙升了 47%,市值一度超过 1.2 万亿美元。
数据显示,特斯拉 2024 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了 28%,其中政府订单贡献了 19%。
SpaceX 在 2025 年新增的合同金额达到了 210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但这样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

随着美国对中国电池组件加征 125% 的关税,让特斯拉得州工厂的电池成本上涨了 32%,电机控制器成本也增加了 28%,一辆 Model Y 的生产成本因此多了 4200 美元。
上海工厂出口到美国的 Model 3零部件运输也暂停了,柏林工厂因为钕铁硼磁材供应不上,产能下降了 35%。

2025 年 1 月,特斯拉全球交付的车辆数量比去年同期少了 22%。
2025 年 2 月,柏林工厂的工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能看到因为稀土短缺,生产线都停工了,没做完的 Cybertruck 车架堆得到处都是,德国政府不得不出面协调稀土供应。
贸易战让特斯拉在中国和美国市场都不好过。

而中国掌握着全球 92% 的稀土精炼产能,这直接让特斯拉 “擎天柱” 人形机器人项目卡住了。
2025 年 4 月,马斯克承认因为稀土短缺,擎天柱的量产计划要推迟到 2026 年。

2025 年 3 月,美国 23 个州爆发了 “抵制特斯拉” 的示威活动,17 家特斯拉门店遭到破坏。
在欧洲,因为马斯克支持当地极右翼政党,特斯拉在德国、法国的销量暴跌了 52%,柏林市政府甚至考虑禁止特斯拉车辆进入市中心。
民主党的 “蓝色行动” 平台资助了一些团体,发起 “特斯拉下架” 运动,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曝光特斯拉车主的个人信息,逼得部分车主只能卖掉自己的车。

美国政府内部也开始针对马斯克。
国务卿鲁比奥公开指责他越权干预外交事务,财长贝森特则质疑他推动的减税政策是让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却掏空了国家的钱包。

2025 年 4 月,特朗普政府召开 “对华作战简报会” 时,直接把马斯克排除在外,转而和传统军工企业合作。
后来一份泄露的白宫备忘录显示,特朗普团队觉得马斯克的政治利用价值已经用完了。
甚至打算拿 SpaceX 的政府合同作为和中国谈判的筹码。

面对困境,马斯克开始想办法自救。
他宣布从 5 月起,每周只花 1 到 2 天处理政府事务,暂停了德国工厂的扩建计划,把资源都集中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工厂。
为了缓解稀土短缺问题,他向中国承诺进口的稀土只用于民用领域,申请中国的出口许可,还提议把机器人生产线搬到上海,想用这个换取稀土供应。

同时,他联合苹果、波音等企业成立了 “关税改革联盟”,公开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 “自残式操作,伤害美国自己的企业”。
2025 年 4 月,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签署协议,打算在墨西哥建电池工厂,目的是规避美国的原产地规则,减少关税带来的影响。

中国对稀土的反制措施也让美国军工吃了苦头。五角大楼不得不花高价从欧洲采购稀土,成本大幅增加。
专家们早就看出了问题。
布鲁金斯学会的艾米・塞尔斯说,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正在摧毁美国自己的高科技产业。
这就像用一把钝刀割自己的肉,虽然疼,但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特斯拉现在只能想办法自救,比如在墨西哥建电池工厂,和中国企业合作,但这些措施能不能奏效,还得看中美关系的走向。
这场全球化与保护主义的碰撞,不仅影响特斯拉,也关系到全球产业链的未来。

从特斯拉的遭遇能看出,搞单边主义那套只考虑自己国家利益、不顾全球合作的政策,最后反而会害了自己。
现在全球产业链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特斯拉 70% 的关键零件都要靠跨国采购,这种情况下光想着保护本国产业,只会让供应链断裂、成本飙升,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国家的企业。
所以各国得一起想想办法,建立新的合作机制,让全球产业链能稳定运转,别再被单边政策折腾得七零八落。
马斯克和特斯拉的经历也给科技企业提了个醒:商政本就不同!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