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川普的再次认怂,大概率,美国的关税战最终难以收到美国想要的结果。从川普过去20多天的所作所为来看,为了逼迫我们让步,川普可谓孤注一掷,将所有的赌注全都押在关税战上,目的就是为了我们能够跟他谈判。

现在看来,我们和其他国家相对温和的做法不一样,不但不对美国妥协,而且还对美国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制。这样一来,关税战对我们的影响还没有任何表现的时候,美国内部的经济就表现出了崩溃的迹象。比如股市下跌,物价上涨,美债危机等等。美国国内可谓是叫苦不堪,这样一来,川普政府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川普的本来打算是为了博弈,但是他打出一拳之后却发现,全世界都成为了他的对手。如此走下去,美国的关税战注定会失败。可是川普会承认失败吗?历史给我们的一个沉重教训是:当一国领导人的经济手段受挫后,往往会为了保住权力而用军事冒险的手段转移矛盾。对权力有一种极致渴求的川普,就是这样一位美国总统。现在的问题是,内外交困之下,川普会不会进行军事冒险?用引爆全球战火的方式,转移美国内部的矛盾?
这场关税大战背后的热战硝烟味有多重?从美国的视角看,美国经历了四年的高通胀和经济滞涨期,川普第一任期就开始努力的制造业回流不但没有成果,美国制造业份额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这导致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依旧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试问有哪个国家能够在每年外贸逆差万亿美元的情况下长久维持?
川普认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本质上是在被全世界占便宜,所以他才想要通过高关税来扭转这一趋势,并同时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国内。这样一来,美国的就业和贸易平衡问题就会完美解决,他的选民也会继续支持川普的执政。
作为一个对权力极度渴求的美国总统,川普明白一旦没有什么经济成果,那么2026年11月的中期选举注定失败。这决定了,他必须对中国强硬,对中国的极端强硬,成为了川普凝聚美国民心的手段。因此,关税战看似是经济手段,其背后却是川普的政治表演舞台。站在舞台中央的川普,一边对内兑现所谓美国优先的承诺,一边对外展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在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美国内部对华强硬派的各种推波助澜。

在美国鹰派看来,川普1.0虽然没有改变中国,但是却削弱了我们的快速崛起的势头。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这个时候对华施加更大的压力,有可能会让中国对美国做出更多的让步。这就是本次川普重新关税战的根本原因。他所要的,是用对华施压的方式,获取对中国谈判的筹码。
看上去,关税战的对象并非单独针对我们,川普还将其他对没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和地区一定算在内。比如来自欧洲的汽车和日本的电子产品都成为了川普关税的重点打击对象。很显然,所谓的90天关税豁免期,正是川普的谈判手段。他想通过对欧盟和日本关税施压的方式,要求欧洲和日本配合美国形成对华强硬联盟!如此一来,美国既要对中国施压,又要对日本,欧盟甚至东南亚施压。全球贸易紧张局势骤然升高。
自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关税战也是战争的形式之一,并未像川普表述的那样,美国没有任何代价。川普试图将六年前的贸易强硬戏码重来一遍,同时别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已经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意味着美国需要为关税战押注更高的赌注。这样一来,一旦关税战无法迫使我们让步,则意味着这场押注注定会是一场失败的冒险。
将全部赌注押上的美国一旦赌输了,自己就会陷入经济困境中。当下川普在关税战没有胜利的情况下,一点点认怂服软,给自己找台阶下,本质是他将美国搞到了骑虎难下的困境中的原因。很显然,自己找台阶下并不是真正的台阶,只有大家认可川普的台阶,并表示愿意跟美国和谈才算是真正的台阶。很显然,川普的认怂并不能改变美国骑虎难下的现状。
如果美国下不来,是不是意味着悬在高空最终摔出个好歹呢?那么在这之前拉上垫背的,也就是顺理成章地事情了。这就是经济压力催生军事冲突的底层逻辑,两次世界大战都因此而来,所以大家不要觉得美国经济战场失败就不敢引燃战火。恰恰相反,历史上多次上演过相似的戏码。
当美国的内部矛盾激化,经济困境无法化解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川普不会通过战争转嫁危机,凝聚民心的可能。二战德国的前车之鉴,与川普遭遇的困境是如此相似,所以我才会有这方面的担心。事实上,不止一个人表述过相似的观点,甚至有人以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关税战为开端,来预测这次关税战的最终结果。那么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二战前德国的境况,或许就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了。

一战后因为战争赔款的原因,德国的经济元气大伤。本来按照一战后的戏码,大家相安无事,或许短期内并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但是凡事都有意外,1929年爆发的美国经济萧条迅速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德国随即被推入深渊。
工厂倒闭,失业飙升,德国人对未来陷入绝望崩溃的边缘。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滋长,顺势造就了希特勒的崛起。希特勒上台后,就能扭转经济困境了吗?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他短期内就扭转了德国的经济困境,但是希特勒的办法简单粗暴,通过大举扩军备战的方式,用政府投资刺激军工订单的方式对经济进行强刺激。
然而,军工生产属于不可持续的刺激方式,当刺激手段用尽,如果德国不能用以战养战的方式对外扩张,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土地,这种方式其实是难以为继的。这也是为什么1930年代后,德国逐渐撕毁一战合约,对周边开启吞并的原因。虽然希特勒一次次表示他的扩张将会是最后一次,但是每次保证过后都会进行新的扩张,直到德国吞并波兰的战争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德国因经济困境而造就了极端强硬派纳粹的崛起,然后用对外扩张的方式化解德国内部的经济矛盾,有着一脉相承的直接联系。战争掠夺固然可以让德国获利,但是这种博弈已经不算是零和博弈,而是杀掉对手,成就自身的掠夺。德国的例子说明,经济危机会成为战争的催化剂。经济危机爆发的越剧烈,对外侵略扩张的手段就会有多残忍,战争就会有多激烈。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例子,是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当时阿根廷深陷债务泥潭,通胀惊人。阿根廷民众对军政府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强,当内部危机难以化解,阿根廷军政府决定用对外冒险的方式转移国内矛盾。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马岛身上,在阿根廷军政府看来,夺回马岛,可以将阿根廷民心重新凝聚,一旦战争成功,阿根廷民众对军政府不满的情绪就会被化解。
从战争的结果看,阿根廷军政府的军事冒险,确实让阿根廷暂时忘却了生活的困苦,阿根廷国内因为战争陷入了一片欢腾的氛围中。民众对军政府的支持率快速上升。然而这种方式伴随着阿根廷军事冒险的失败,军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威信一溃千里。原本期望用战争巩固政权,反而因为战败导致阿根廷军政府迅速垮台。阿根廷的经验说明,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伤及自身。

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这些战争爆发背后,都有经济困境的因素在推动。当一国陷入经济困境,领导人煽动民族主义,通过对外侵略的方式转移矛盾。这种方式短期内或许有效,但是一旦战争进展不顺利,原本被战争掩盖的问题就会雪上加霜。
我们回归美国本身,川普的关税战如果不能成功讹诈全世界,最后导致美国经济受损,民意下滑。川普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从川普过去的所作所为来看,所有的作为都是为了赢,只要能赢就会不择手段,何况这次他不惜代价将美国的未来都押上。再加上美国底层那些白人红脖子们,基本上都是文盲,如果川普不愿意承认失败,稍微一忽悠,美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就会被煽动起来。
现在的问题还是关税战结果到底如何?一旦升级,美国无法化解内外压力,势必引火烧身。美国内部,民众对经济的敏感度非常高,一旦关税战开启,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失业严重,民众对川普的支持就会下滑。
关税后,美国消费者发现超视货架上的日用品价格上涨了,性价比极高的中国制造商品已经难以被买到。制造业企业因为难以获得高性价比的原材料,成本飙升不得不停产,裁员。美国农产品因为难以避开关税,失去了中国市场的购买力,大量的农产品被迫堆在仓库里发霉。
随着关税战的持续,川普的支持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不赞成川普贸易政策的美国民众比例开始节节攀升。共和党内布也因为川普的关税政策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毕竟有很多国会议员代表着美国的农产品和制造业。大家试想一下,就连共和党内部对贸易政策都开始出现分裂,民主党还不趁机对关税战群起而围攻?如此一来,川普在美国内部同样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作为共和党党魁,部分共和党成员希望贸易战降温,民主党则批评川普贸易政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欧洲和日本对美国的贸易政策也是不支持的态度,原因是美国的极端贸易政策损害了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很显然,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单一市场,中美之间互相加关税,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他国家都属于城门口的池鱼跟着遭殃。原本以为自己作为美国盟友不会成为川普贸易战对象的欧盟和日韩,这次在美国贸易战面前同样没有被区别对待。
这样一来,虽然贸易战的主场依然是中美两国。但是其他国家被川普要求站队美国。这让美国的盟友左右为难。因为他们如果跟着美国共同对抗我们,则意味着他们自身的经济受损,如果不配合美国则担心激怒美国。虽然很多国家都劝告美国尽快谈判解决贸易争端,但是川普对欧洲盟友根本不care,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美国的同盟体系出现了冷战后最大的裂痕。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美国,如果关税战持续,美国极有可能会被拖入经济衰退中无法自拔。美国自己的大企业也在尽力游说川普停止贸易战,以避免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现在来看,川普的贸易政策已经让美国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况中。如果美国贸易政策难以迅速取胜,等着美国的是贸易政策的反噬。那么接下来,如果担心成真,美国贸易战拖成持久战,美国通过经济牌获取胜利也就走不通了。这个时候,如何破局?能不能换上更强硬的战争牌?
如果川普打算军事冒险,矛头会指向哪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需要说明的是,军事冒险也是有目的的。就像二战时期的德国,虽然一开始攻击的目标不是英法和苏联,但是德国二战中依然在坚持一战的战略,先将法国打趴下,然后反过来将苏联打趴下。之后再利用欧洲大陆迫使英国投降。这样一来,德国就能将世界上所有强国都给解决掉。当然,二战前的美国不怎么参与国际事务,所以德国并未将美国的威胁算在内。

如果德国在二战中解决了捷克,奥地利,甚至波兰的情况下,战争就停止了。其实对缓解德国内部问题来说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改变东西两面强敌环伺的状况,就算给德国制造业扩展了一点市场,但是这几个效果本质上都是苍蝇腿,并不算是肥肉。德国的战争冒险最少要达成解决法国,甚至将苏联打趴下,才算是完成了部分目标。
基于此,美国要对外进行军事冒险,其战略目标一定是我们。因为经济上就将我们当作潜在对手,如果不能最后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美国的军事冒险就毫无意义。从这点上说,美国一定会将我们当作军事冒险的首要目标。
按照过去美国对华开战的兵棋推演来看,美国对华开战会首先进行代理人战争,之后才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武装介入。说白了,先试试我们的虚实,然后再根据情况武力介入。他们这一次再也不会像朝鲜战争时期那样贸贸然就大规模介入了。
从我们的视角看,一战解决美国的问题,也是个再好不过的结局了。这一战如果注定不可免的话,我们的追求应该是彻底解决美国的军事优势,进而肢解美国的全球霸权。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该如何应对的问题了。
其实我在之前的内容中多次强调过一个观点,当下是我们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如果不能直接将美国拖入战争中,那么用军备竞赛的方式,是最好的瓦解美国经济潜力的办法。既然今天讨论中国应对美国军事冒险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打,才能彻底解决美国的军事威胁,进而瓦解美国的全球霸权呢?
在我看来,这一战要打,就要分出胜负。不能再像朝鲜战争一样打出一个妥协的局面。我们不追求直接灭掉美国,但是一定要有阶段性目标。要么将美国的军事霸权废掉,最少也要将中华文明圈,变成我们的战略缓冲区。
相对而言,灭掉美国军事力量所能达成的效果最好,毕竟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既然说到了歼灭,就要从全局的视角入手,来一个引君入瓮。在解决问题之前,尽可能的将美国军力全都吸引到一个便于歼灭战的口袋中,为歼灭战创造一个条件。
所以战争一开始,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示敌以弱,败而不退。说白了,无论是直接跟美军冲突,还是和美军的代理人冲突,我们都不要一开始就打出战场优势,更不能表现出太强的战力。我们如果表现出太强大的战力,他们就会躲得远远的,歼灭战就不容易达成了。
所以,我们刚开始打的时候,不求打赢,只求战场能够达成一种均势,并让战场展现出一种扩大冲突规模的趋势。这样一来,美军就会觉得有战胜我们的可能,就会进行更大规模的冒险。逐渐将美军有生力量吸引到我们周边来,等到时机成熟,调动优势力量对其进行致命一击。就算不能将其全部歼灭,也要将其军力一次打残。

这样一来,我们强大的力量就可以外显,在全球海洋上将美国力量压缩回美洲去。如此,我周边各国就不再存在所谓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问题了。如此一来,川普的军事冒险就会彻底失败,等待他的,除了失去权力外,还有美国的衰落。
小结:经济战败,想在战场打赢,几乎是不可能的,历史上几乎没有这样的先例。就算二战时期日本队我们的侵略,实力悬殊那么大,最后不还是被打跑了吗?
还是那句话,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续。既然要在贸易战上分输赢,分出来的就是最终的输赢。输了不认,还想通过战争改变结果,最终依然难逃战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