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在交易中你可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看起来急于达成交易。”特朗普1987年在《交易的艺术》一书中这样写道,现如今,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陷入了自己当年所认为的糟糕局势中。

一连几天,美政府接连释放中美关税战“降温”的信号,急于要达成交易。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二承认中国145%的关税过高,会大幅降低。

不过,特朗普认怂后又变卦,所谓大幅降低依然是数字游戏。美媒《华尔街日报》报道,一名白宫高级官员称,美国对华关税可能将降至约50%至65%这一税率区间。特朗普政府还在考虑采取一种所谓“分级征税”的方案,即对美国认为不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征收35%的关税,而对涉及所谓“美国战略利益”的商品则征收至少100%的关税。

特朗普突然急着认怂,CNN《债券市场异常表现,吓坏了特朗普》说的很清楚:特朗普直言“债券市场非常棘手”,华尔街资本在用砸盘美债的方式,来表达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
抛售美债的不单是华尔街资本,日本在短短两周内总计抛售了200亿美元,是2005年以来最大的两周抛售之一。此外还有很多大资金在大规模抛售,才让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短时间内有如此大的涨幅。

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下中美贸易有实质性脱钩的风险。这已经超出了特朗普团队的预期与可以把控的范围。贝森特告诉投资者,目标是实现贸易再平衡,而不是实现中美之间的彻底决裂或脱钩。

说直白点,就是美国今年对我们累计加征145%关税,已经导致中美贸易实质性脱钩,这个后果是美国当前无法承担的。
美国大量供应链、美国民众大量日常消费仍然维系在进口我方产品基础上,这也是特朗普会见了美国主要大型连锁零售商高层负责人,包括沃尔玛、家得宝、塔吉特以及劳氏公司才知道的真相——
沃尔玛、塔吉特一半以上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受关税影响,后者的股价今年以来已下跌超过30%。美国现在没有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到可以替代我们的可能性。美国民众已经从沃尔玛的货架上感受到物价上升带来的灼痛。

而经济现实也倒逼美国不得不这么做。美国中小企业因为关税导致成本上升,破产率在近一个月已经飙升了23%,家庭年均支出增加5000美元,这意味着很多低产家庭生活的底线直接被击穿。通胀压力又被推高了2%。如果特朗普继续维持145%关税,美国经济首先就得崩。

但从50-65%这个关税额度来看,美方依然在自作聪明,特朗普还在玩“交易的艺术”。因为如果收取145%,没人卖东西了,特朗普一分钱关税也收不到,还导致美国国内商品严重匮乏。如果他们征收50-65%的关税,由于中国商品价格较低,很多商品能继续卖到美国,这样他们也能真正收取关税。

而设定50-65%这个“让步”,要求中国全面取消他们的关税或者只收极低的关税,这样他们就能继续正常地往中国卖东西了。
因此,这个关税又是玩了一把小聪明——回到4月3日中国对美全面反制的开始了。如果中国答应,中国出口商与美国进口商之间一定还要对关税的分担问题进行讨论,出口商方面正常情况下会承担20-30%甚至更高的关税来保证贸易的正常进行。
而从分级征税方案来看,就是把从我国进口的商品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日用品,比如衣服、家具等,关税从原来的145%砍到35%左右;另一类是高科技产品,像电动汽车、锂电池、半导体这些战略物资,关税反而要涨到100%以上。
这种做法就是“该松的松,该卡的卡”。既给美国老百姓买便宜产品的机会,又死死摁住我国的高科技产业。服装、日用品、家具等传统行业的厂家能喘口气,订单可能慢慢回来,工厂不用急着往东南亚搬,美国能压一压国内的物价。

现在美国超市里中国制造的商品价格涨了快一半,老百姓抱怨连天, 但坏处是中国高科技行业要被往死里掐。像宁德时代的电池、比亚迪的电动车,本来在美国市场就难,现在加上100%的关税,基本等于被踢出局。

总的来看,特朗普内心并不想妥协多少,整体还是践行了其《交易的艺术》:做生意的四个阶段:一是提出惊人的目标,二是大肆宣传造势,三是决策反复摇摆,四是获得直观的结果。

特朗普现在走在第三阶段,但第四阶段迟迟没有进展。
这种交易的艺术,本质还是妄图以数字游戏,极限施压,让中国接受不合理水平的关税。咱们原本只需要用10元的市场价格就可以买下来这个商品。结果对方开个天价245块,咱们不理他,然后对方要降到65块,咱就能接受了么?显然不可能。
特朗普的善变全球都领教过了。 他们说的话第二天又不作数,天天像在搞股票预期管理,很难值得再信任。
而且这种表态背后,还是在给中方挖坑。特朗普说如果中方不跟美国达成协议,就按美方说的办,美方才是定规矩的一方。也就是说如果不达成关税,美国对华145%的关税不会降低,这又还是所谓“从实力的地位出发”的翻版。
从这句话就彻底暴露了,特朗普政府还是停留在耍嘴皮子忽悠阶段,看似态度放缓,目的是忽悠中国坐上谈判桌,并告诉中国只要签了字,关税就能大幅削减。
但现在中国根本不急,急的是美方。
美国进口中国除了日用消费品外还有大量的制造业用零部件,中国供应链全要素成本最低,美国制造业库存储备一般是三个月,若三个月内无法和中国达成协议,美国制造业要不支付145%的进口税要不停产,而中国无非是出口下降一些还有国内刺激政策以及其他非美市场对冲,对经济负面影响比美国小的多。

现在日本、欧盟、东盟等国家市场都没动静是因为现在有中方顶在最前面,其他国家不会轻易对美让步。
而且6月底美国要还的6.5亿美元国债还没有着落,他们必须要与世界各国尤其希望与中国在此之前谈好,好让大家都给美国“贡献一些”。
而所谓分级征税就透露出战略意图,就是给中美贸易戴上手铐脚镣,一方面是给美国老百姓买物美价廉中国货的机会,又死死摁住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对于特朗普及其内阁成员的一系列表态,我们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简单来说,若特朗普政府真的认为对等关税损害了美国经济,那么就应该在政策上作出相应的调整,而不仅仅只是动动嘴皮子。对此我们不要抱有幻想。
特朗普一直放风中美很快达成协议,一个目的是放出这种消息,来忽悠其他国家妥协,但中方早已看穿这种把戏,外交部放话,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一表态是稳住其他国家,不要急着妥协,天塌下来,有中方顶着,中方早已做更多的准备与布局,与东盟与欧盟、日本都处于同一阵线,美国人自己都做好了中美贸易战打两三年的准备,中方也早已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中国没有美国的高端芯片,我们已经在沉住气自己研发,可是美国老百姓没有中国的生活必需品,日子会非常难熬,再打一两年,恐怕离特朗普狼狈下台的日子也不远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