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社会聚焦叙利亚局势,一则关于叙利亚临时政府任命争议将领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悉,在2024年12月底的一次庆功大会上,叙利亚新领导人沙拉授予了50多名军事指挥官勋章,其中3名将领与中国有关,且被联合国安理会列为恐怖组织成员。

在叙利亚局势初步稳定之际,临时政府的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这3名被任命的将领,曾是联合国安理会认定的恐怖组织“突伊党”(TIP)成员,他们的升官加爵,无疑让叙利亚当局的性质受到了质疑。

面对叙利亚临时政府的这一行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迅速作出回应。
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叙利亚问题会议,中国常驻联大代表傅聪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四点意见:遵守联合国决议、对恐怖主义“零容忍”、解除非法单边制裁、强调戈兰高地主权问题。
傅聪大使特别强调,中国对叙利亚任命相关头目表示严重关切,并敦促叙方履行反恐义务,防止任何势力利用叙领土威胁别国安全。

叙利亚临时政府的这一任命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笼络了内部人心,但却为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地位埋下了隐患。
要想获得外部国际承认及战后重建支持,叙利亚当局无法绕开中国及联合国安理会。
与此同时,叙利亚当局在处理内外关系上显得力不从心,对内坐视以色列侵吞南部领土、库尔德谋求独立,对外未能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建立良好关系。

在此背景下,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成功经验或许能为叙利亚当局提供借鉴。
阿富汗塔利班明确不允许本国作为其他国家或势力的跳板,对第三国开展不利行动,从而逐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叙利亚新当局应认识到,治理国家不仅需满足国内民众利益,还需兼顾国际关系,避免内外交困。

叙利亚临时政府的任命风波再次将该国推向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叙利亚当局唯有正视问题,积极调整内外政策,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为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