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是津浦和陇海两条铁路线的中枢,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927年,在北伐战争的徐州战役中,蒋介石指挥国民革命军与北方军阀张宗昌、孙传芳的直鲁联军作战。6月2日,北伐军攻占徐州。但在“宁汉分裂”后,因蒋介石从徐州前线抽调精锐部队抵抗武汉国民政府的“东征”,直鲁联军乘机反扑,7月24日徐州失陷。蒋介石亲自到徐州前线指挥反攻,却因中了直鲁军诱敌深入之计而败退,最终于8月14日下野。

1938年初,南京陷落后,蒋介石渴望在徐州给日军一次重创以巩固自身军事和政治地位。他对徐州会战的战略方针、战役部署作了一系列指示,确定了持久消耗、攻势防御的运动战以及在敌后发动游击作战配合正面作战等战略,并几次亲赴前方督导。徐州会战吸引了日军主力,为武汉的备战争取了时间。徐州会战在整体战略上并非完全的失败,虽然最终徐州被日军占领,但会战取得了一定的战略成果,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军队在此取得了重大胜利,歼灭日军一万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整个徐州会战过程中,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使日军遭受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步伐。


抗日战争胜利后,徐州成为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的重要军事基地,他在徐州部署了大量军队,并设立“徐州绥靖公署”等内战指挥机构。1948年的淮海战役,蒋介石孤注一掷,在徐州地区集结了80万国民党军主力与人民解放军进行决战,最终国民党军队惨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