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我发表了一篇《4天查处49起教培机构违规行为,这些机构要先“哭”起来了》的文章,底下有人留言说:只有西安有动作,其他地方都没有行动;罚2000、3000,对比教培机构的整体营收,就是不痛不痒的处罚,罚完说不定转身就悄悄干起来了……

然后,看看广州对校外培训违规行为的处罚。
在2025年4月22日,广州教育公众号公布了今天第一批违法违规查处的典型案例,总公布了7个典型案例。
看了这7个典型案例的处罚,大概可以理解为两种典型案例的查处:
第一种是无证办学,并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这种是处以责令停止办学,没收违规所得,并处以不同金额的行政处罚。最高处罚金额是48000元。
第二种是超许可范围办学。这种都是处以警告,要求退还或没收违法所得款项。最高没收违法所得金额是802796.9元。
广州第一批整治的机构中暂时未出现类似西安查处的类型中的托管、托班、托育等机构违规开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也未出现机构因虚假宣传或者违规广告,也没有证照不全或者不符的案例,更没有经营场所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例。
但这7个典型案例备注是第一批次,那么是不是也将会继续落实整治,然后有第二批、第三批……
该公众号也喊出了行动目标,将会继续认真落实教育部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加大力度查处违法违规的校外培训,着力规范校外培训市场。那很大可能在将来的整治行动中会全面扩展整治范围。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第三章也就是第十七条到第二十五条针对违规行为作了定义,对这些违规行为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了说明:明确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擅自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擅自举办社会性竞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培训活动等违法情形及法律责任。
“双减”到监管,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立规定,旨在加强校外培训的监管,使得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在广州除了平常的补课内卷外,还有很多的“神秘考”“学校开放日”等等跟升学有关的活动,所以市场上还有很多打着奥数或者英语KET、PET对标升学方向的教培项目。
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了另一份通知,是关于义务教育阳光招生的专项行动,专门打击“暗箱操作”和“掐尖选拔”的入学不良行为。
现在教育局对校外培训违规行为整治也算是进一步深化落实“双减”和阳光招生的行动。
很多人在埋怨,说如果中高考还在,教培机构不可能消失,竞争存在,则需求存在。即使家长看到市场上有如此之多的家长受骗或者教培机构暴雷等行为,他们依旧觉得孩子脱离不了教培机构,依旧认为补习是他们家孩子破局的重要途径。
教改以后的中高考试卷,增加了很多的多学科融合和课外拓展的题型。很多家长适应不了这样的变化,因此抱怨现在学校教的跟考试考的是两码事。所以他们更加依赖校外培训。
但家长没有看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在社会的用人需求已经改变了。不再是只要成绩好、学历高的人。以前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学生,但依旧存在高学历的学生无法实现就业的结果,所以现在的教育改革是让学生以能力为重而非成绩。
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以前刷题的方式去教育内卷,也注定在中高考中被分层。所以我们把培养重心放在能力培养,思维拓展、阅读增加等这些方面,那么孩子在越往后的竞争越能呈现优势。
罚点小钱就能遏制违规的校外培训行为吗?
一万几千的处罚或许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小惩罚,这只是一个案例,而在《办法》中对于未经审批开展校外培训行为的处罚除了要求停止办学和退还费用外,还要对举办者按照违法所得计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而对于变相开展学科培训的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处以0~10万元罚款。
再结合前段时间落实的全国平台的推广和使用,如果机构按照小周期和小额度收费,那么几万元的罚款就很影响机构的运营,毕竟现在教培机构都在喊穷和喊运营艰难。
有朋友告诉我,附近的一家艺培机构本月到目前为止,它的营收还没有破万。所以现在所有的惩罚对于机构来讲都算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越来越多地方在响应和落实校外培训违规行为的查处,这就证明我国在坚定走一条以“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教育路线。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中提出部署9个方面的任务:
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打造战略引领力量;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通过《纲要》可以看到我国后期的育才方向,更肯定了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对教育内卷的打击。广州作为教育部署的重要地区,第一批的整治下来了,那接下来肯定也会有第二批……
所以教培机构不能再主观讨伐抱怨政策了,国家教育在走一条新的发展路线,大家也不能因个人利益受到影响就成为教育改革改造的绊脚石。
所以合规合法地经营,才能让自己跟整个教育大环境久安啊。期待教育环境越来越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