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某营养师小时候长虱子和某作家小时候吃煤有个P关系

某作家自述困难时期吃过煤块儿、十五岁之前没有衣服穿,他的忠实粉丝们为此经常与他人发生激辩。这些粉丝像啥呢?就像丁春秋和东

某作家自述困难时期吃过煤块儿、十五岁之前没有衣服穿,他的忠实粉丝们为此经常与他人发生激辩。这些粉丝像啥呢?就像丁春秋和东方不败的教徒:信教主,得永生。

看到了一个认证营养师的文章,不研究营养研究起了吃煤和长虱子的关系:某某说小时候吃煤,我说小时候长满了虱子,为啥有人就是不相信?这个营养师绞尽脑汁去搜寻他自以为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为了说曾经很穷。

看了文章后可以确定,这个营养师是那个作家的粉丝。萝卜韭菜各有所爱,啥样的文字,都会有人喜欢,有人爱读《红楼梦》,也有人迷恋《金瓶梅》。但是,楞把自己小时候长虱子和人家作家吃煤联系到一块儿,挨得上吗?

作家自述吃煤那事儿,他的粉丝们千方百计去找论据,一般都是说矿难时,被困井下的矿工,靠吃煤活了下来。但是也有网友说,矿工不是吃煤块儿,是靠喝煤泥汤坚持下来的,这不是吃煤充饥是靠补充水分求生。对这事儿,浪哥不作评述。但凡认真读过书的人,都知道食物和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没有食物能存活几天、没有水能坚持几天,营养师比一般人更清楚。

二八月乱穿衣,饿急眼了啥都吃,比如草根树皮、观音土。吃煤块儿的有没有?或许有,那得说吃煤块儿的人,牙口真好,堪比犬牙。异食癖有许多报道,吃啥的都有,真有吃土的,还有每天吃草的呢!

作家吃煤块是因为饿,对曾经的困难时期,没有人否认。至于“饿”的程度,各地情况不同。浪哥六零末,没有挨过饿,只有吃不好的记忆。在县中读书时候,同学来自全县,没同学说村里有老人说饿毙的;读大学时,同学来自多个省市,也没有人说老家有饿毙的。后来网上有哭诉他们那里每天饿毙多少、家里饿毙多少的,咱们只能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他们活下来“真不易”啊。至于那些说饿了三十年的,只能佩服他们那里人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营养师说的身上长虱子,我不知道这和某作家的吃煤块儿有啥关系。吃煤块儿是粮食不足,难道饿了就会长虱子?

生虱子这事儿,我有深刻记忆。在县中初中读书时,宿舍里满满当当安排了二十多个人。睡的大通铺,铺的自带的草苫子。同学们多是农村小脏孩儿,天热时,星期天端着盆去学校旁边水塘洗衣服时,常常结伴儿下去洗洗澡。天凉了,身上就开始长皴了,这不算啥,关键还生虱子。这玩意儿不知道怎么“生”的、谁先“生”的,很快一宿舍同学都有了。晚上钻被窝之前,都捉一会儿虱子,恨恨地“挤死”;钻了被窝还要挠挠全身。说来有点儿怪,初一初二宿舍里闹了两年虱子“灾”,初三就没有了,高中三年一个也没有,按说那六年,卫生条件一样啊!

“穷、富”都是相对的,一个时代一个概念;“穷、富”可自比、可同比,但也要考虑家底和发展环境。国家建设和家庭过日子一样,最初都有过苦日子,没人否认,但也没必要夸大。不能粉饰,也不要抹黑。都是吃粮长大的,莫发食萍鹿之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