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美联手促泽连斯基下台?波罗申科急了:乌大选胜出的只会是普京

2025年,乌克兰的政坛风云突变。正当局势越发扑朔迷离时,波罗申科却选择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表示:“比起重返政坛,我

2025年,乌克兰的政坛风云突变。正当局势越发扑朔迷离时,波罗申科却选择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表示:“比起重返政坛,我更想让乌克兰的孩子们吃上和平的糖果。”

他的言论迅速引发关注,并登上《纽约时报》的头条。

然而,选票上的新名字却让局势愈发复杂——扎卢日内的出现,是乌克兰迈向稳定的契机,还是普京的阴谋开始兑现的前奏?

基辅街头的咖啡馆传言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与克里姆林宫之间的频繁互动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各大新闻头条。

与此同时,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街头巷尾,尤其是那些挤满人的咖啡馆里,市民们开始压低声音议论纷纷,传言说:“美国人这是要把泽连斯基打包,当成见面礼送给普京。”

这话听起来耸人听闻,但细想之下还真不是完全没根据。

到了1月底,美国刚上任的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就忙着到处放话,反复强调“战时选举是民主的常态”,这话他说了不止一次,从华盛顿的记者会到国际论坛,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

那架势就像是在给什么大动作铺垫道路,语气坚定,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味道。

就在凯洛格这番言论传开的同时,莫斯科那边也没闲着,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快得让人觉得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一样。

普京特意挑了个场合,在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时候,当着不少记者的面突然聊起了乌克兰宪法。

这可不是他平时的风格,毕竟他很少亲自下场扯这么具体的法律条文。

他翻出乌克兰宪法的条款,慢条斯理地指出,按照规定,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早在2024年5月20日就正式结束了,因为乌克兰总统的法定任期是五年,而泽连斯基是2019年5月20日宣誓就职的。

普京这话一出口,现场的记者赶紧记录,匈牙利总理站在旁边点了点头,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

这边凯洛格喊着选举是民主常态,那边普京拿宪法说事儿,两边的步调配合得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有什么默契。

基辅的街头早就炸开了锅,咖啡馆里的讨论从早到晚没停过。

有人拿手机翻出凯洛格的演讲视频,指着屏幕说这美国人明显是在暗示乌克兰得赶紧选新总统。

波罗申科的纽约焦虑

彼得·波罗申科待在纽约第五大道一栋豪华公寓里,日子过得不太安稳。

这位乌克兰前总统可是个有故事的人,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那会儿,他临危受命当上总统,带着乌克兰硬生生挺过了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风暴。

那段时间,他忙着稳住局势,跟西方国家拉关系,还得应付国内的反对声音。

到了2017年,他又干了件大事,促成了乌克兰跟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这份协定让乌克兰的经济跟欧洲靠得更近,贸易壁垒少了,投资多了,结果就是经济年增长率蹭蹭涨到了3.4%。

这成绩放谁身上都得挺得意,可惜2019年大选,他碰上了泽连斯基这匹黑马,以73%的得票率把他挤下了台。

如今,他在纽约这地儿可没闲着,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采访时,他挥着手讲得挺激动,说要是现在乌克兰仓促搞选举,选出来的压根不是什么正经政客,而是普京安插的傀儡。

他认为乌克兰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全力团结,共同应对战争的挑战,而非陷入即将到来的大选中的内部分裂和消耗。

这话传得飞快,社交媒体上转了几圈,没两天就漂洋过海回了基辅。

结果呢,基辅独立广场上聚集了一堆抗议者,手里举着“不要傀儡选举”的牌子,喊得那叫一个响亮。

事情闹大了,波罗申科这番话就像扔了个火星子,把乌克兰街头的火药味儿彻底点着了。

他在纽约这边说得起劲,基辅那边已经开始有人翻旧账,提起他当年当总统时跟俄罗斯打交道的那些事儿,尤其是《明斯克协议》。

波罗申科当年靠着巧克力生意发家,罗申公司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可如今在国际舞台上,他这“巧克力大王”的名号反倒成了个讽刺的标签。

抗议者那边还在嚷嚷,说他这话是在给自己铺路,想借着乱局重回政坛,毕竟他那欧洲团结党在乌克兰议会里还有不少人脉。

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连美国这边的一些智库都开始分析,波罗申科这趟纽约之行是不是在憋什么大招,毕竟他跟西方的关系一直没断过。

基辅豪宅的突袭

到了2月6日,事情突然来了个大转折,乌克兰安全局直接出手,把波罗申科在基辅的豪宅给搜了个底朝天。

官方给的理由是“叛国罪”,这罪名可不小,够得上把人吓一跳的地步。

安全局的行动快得很,当天一大早,十几辆黑色SUV就开到了他家门口,特工们穿着制服,带着搜查令,进门就翻箱倒柜,把文件、电脑、手机一股脑儿收走。

这豪宅在基辅可是个标志,2019年他输给泽连斯基之后,就常住那儿,外头看着金碧辉煌,里头藏着多少秘密谁也不知道。

波罗申科这回算是彻底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毕竟他当年在大选中输得那么惨,73%对22%,那差距跟天堑似的,可如今,泽连斯基团队却把他当成头号威胁。

知情人士后来放出风声,说泽连斯基这边早就盯上他了,发现他通过欧洲团结党在议会里的几个议员,跟特朗普的竞选顾问偷偷搭上了线。

这事儿要是坐实了,可不是小打小闹,特朗普刚上台那会儿就对乌克兰局势虎视眈眈,波罗申科要是真跟美国那边眉来眼去,对泽连斯基来说就是后院起火。

就在基辅这边闹得鸡飞狗跳的同一天,普京那边也没闲着,他在莫斯科郊外的新奥加廖沃官邸接见了一批官员,手里拿着一份刚出炉的《金融时报》报道翻来覆去看。

报道里写得清楚,美国那边正考虑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这消息一出,等于给俄罗斯这些年的动作盖了个章。

基辅这边搜查还在继续,安全局的人忙着把搜出来的东西装箱,豪宅外头已经围了一群记者,闪光灯咔咔响个不停。

欧洲团结党的几个议员赶紧站出来发声明,说这是政治迫害,可声明还没传开,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人爆料,说搜出来的文件里可能有跟美国顾问的邮件往来。

波罗申科在纽约听说了搜查的事儿,立马通过视频连线发了声明,说这是泽连斯基在“清算老对手”,可这话刚说完,基辅那边又传出消息,说安全局已经把证据送去检察院了。

选票上的新名字

到了2025年初,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突然忙活起来,这动作一出,立马让整个局势热得像开了锅。

委员会这边刚宣布恢复运作,基辅的印刷厂就接到了紧急订单,连夜加班加点赶制选票模板。

模板印好后,工人们发现上面不光有泽连斯基的肖像,旁边还多了一个名字——扎卢日内。

这位前武装部队总司令可不是普通人,2023年他跟泽连斯基闹翻被解了职,可没想到这回居然杀了个回马枪,直接上了选票。

民调数据早就放出来了,扎卢日内支持率高达72%,把现总统泽连斯基远远甩在后头,后者连一半都不到。

这数字一公布,乌克兰政坛炸了窝,社交媒体上全是分析贴,有人翻出扎卢日内当总司令时指挥顿巴斯前线的战绩,说他那时候就深得军心,后来被解职反而让他在民间声望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远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也乱成了一锅粥,因为特朗普那边抛了个大炸弹出来——提议派3万北约部队,以“维和”的名义进驻乌克兰。

这提议来得太突然,欧盟官员们连夜开会,翻出北约的章程一条条研究,又查了俄罗斯过去对类似行动的反应,想着怎么才能既不得罪莫斯科,又不让基辅觉得被卖了。

北约这边还没正式回应,但特朗普的总统特使已经开始四处游说,拉着几个东欧国家开了小会,试图把这事儿推上正轨。

扎卢日内这名字上了选票后,他的支持者们开始行动,欧洲团结党那边也传出风声,说可能会跟他联手,毕竟波罗申科跟泽连斯基不对付,扎卢日内要是上台,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机会。

民调机构也没闲着,又跑去做了一轮调查,发现扎卢日内的支持率还在涨,乌克兰东部的选民尤其捧他,说他比泽连斯基更能打硬仗。

这时候,泽连斯基的团队也没闲着,开了好几次闭门会,研究对策,翻出过去几年的政绩数据,想着怎么在选举前扳回点民心,可这时候选票上多了个扎卢日内,局势已经不是他们能轻易掌控的了。

3月一到,顿巴斯前线的战壕被大雪盖得严严实实,可基辅这边却热火朝天,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把选举日定在了10月26日,投票箱已经开始往各地运,基辅大学教学楼里堆满了标着日期的箱子。

印刷厂那边接到的订单可不简单,经理后来跟《乌克兰真理报》爆料,说这次不光是总统选举,连议会和地方选举的选票也一块儿印了,三种选票叠一块儿,设计得挺花哨。

反对派听了这消息,立马给起了个外号,叫“泽连斯基的复活保险”,意思是这“三合一”选举看着像是给他留后路。

参考资料:[1]吴大辉,周游.乌克兰地方选举,泽连斯基执政非坦途[J].世界知识,2020(2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