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鸸鹋运动轨迹监测法,奔跑量达标周期减,西北荒漠散养场,腿部肌肉发育更佳

鸸鹋,这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大型鸟类,在养殖领域逐渐受到关注。鸸鹋奔跑量达标周期缩短、腿部肌肉发育更佳,无论是在西北荒漠散养

鸸鹋,这种澳大利亚特有的大型鸟类,在养殖领域逐渐受到关注。鸸鹋奔跑量达标周期缩短、腿部肌肉发育更佳,无论是在西北荒漠散养场还是其他养殖场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鸸鹋养殖这事儿。

咱先说说鸸鹋的特点和价值。鸸鹋体型大,长得有点像鸵鸟,腿长有力。它的肉营养丰富,蛋白质高,脂肪低;羽毛能用来做高档的装饰品;皮也可以加工成有特色的皮革制品。可养殖鸸鹋不是那么轻松的事儿,也面临不少痛点。

就拿养殖场地来说,不同地域差异大,养殖难度也不同。在南方湿热地区,像广东、广西那些地方,气候潮湿,蚊虫多,鸸鹋容易生病。而在北方干冷的环境里,比如东北三省,冬季漫长寒冷,鸸鹋的保暖和饲料供应又成了难题。

就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的事儿。他说他在河南的一个养殖场工作,一开始养鸸鹋的时候,就发现鸸鹋不爱动,腿部肌肉发育不起来。这带来的问题可不少,不仅鸸鹋长得慢,肉质也不如那些腿部肌肉发达的好,皮毛也没那么光滑有光泽,影响品相和市场价值。

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时候就提到了标题里的西北荒漠散养场了。西北荒漠地区地域开阔,虽然环境相对恶劣,但对于鸸鹋来说,却是块宝地。就像新疆、宁夏这些地方的荒漠边缘,有很多野生植物可以作为鸸鹋的食物,而且广阔的天地让鸸鹋能尽情奔跑。

这里我给大家说个河北有位养殖户赵大哥的案例。赵大哥前几年开始在西北荒漠附近搞鸸鹋散养。刚开始他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才能让鸸鹋跑得欢,把腿练得壮。后来,他看到当地有一种叫梭梭树的植物,生命力顽强,耐旱耐寒。他就想着,鸸鹋像喜欢在树林里穿梭的小鸟一样,要是让鸸鹋围绕着梭梭树散养,说不定能有不一样的效果。

于是,赵大哥在养殖场周围种了不少梭梭树,还特意引进了几种不同的绿植。其中有三种植物特别值得说一说。一种叫沙棘,别看它个子不高,浑身带刺,它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鸸鹋吃了之后,身体倍儿棒,抵抗力强了不少。还有骆驼刺,这植物长得丑丑的,叶子小小的,可是鸸鹋特别爱吃,能补充鸸鹋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呢。再就是沙拐枣,它根系发达,能在沙地里生长得很好,能让周围的土壤都变得肥沃起来,这样鸸鹋就能吃到更健康的食物。

赵大哥还分享说,一开始的时候,鸸鹋确实不怎么爱动,在这广阔的养殖场里撒欢的次数不多。他心里着急啊。后来他发现,鸸鹋对食物的新鲜度很敏感。以前的喂食方式就是定时把食物扔在固定的地方,鸸鹋吃腻了。后来他就改成了巡回式投喂,把食物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地方还放一些新鲜的水果。这一招还真管用,鸸鹋开始活跃起来了,在养殖场里跑来跑去找吃的。

而且赵大哥还注意到一个时间元素,就是鸸鹋在不同季节的活动规律也不一样。在春天和夏天,鸸鹋比较活跃,活动量明显比秋冬季大。这也给了他一个思路,要充分利用鸸鹋不同季节的活动特点。比如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他尽量让鸸鹋多在荒漠里散养,少圈养,这样鸸鹋就能充分利用这个时期锻炼腿部肌肉。到了秋冬季,他会在养殖场里设置一些障碍,模拟自然环境,引导鸸鹋跨越和奔跑,让鸸鹋在这个不爱动的季节也能锻炼身体。

赵大哥还跟我说,不同品种的绿植对鸸鹋成长的影响也不一样。比如紫穗槐,它的营养价值比一般的牧草高。还有沙冬青,能在寒冷的冬天给鸸鹋提供一些食物。再就是盐肤木,既能美化环境,鸸鹋吃了它之后对羽毛的生长特别好。

经过两三年的努力,赵大哥的鸸鹋越来越健康,腿部肌肉发育得特别好,奔跑量也达标了,养殖周期明显缩短。他养出来的鸸鹋,肉质鲜嫩,皮毛鲜亮,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还有一个山东潍坊的朋友给我讲他的养殖经历。潍坊地处华北平原,跟西北荒漠的环境差距很大。他刚开始也想模仿西北荒漠散养的方式,但发现不太行。潍坊的地面比较平坦,没有西北荒漠那种高低起伏的地势,鸸鹋的活动空间就没那么大,腿部肌肉发育就不如西北那边养得好。

不过这个朋友没有被困难打倒,他想出了新的办法。他在养殖场里设置了一个大型的“运动迷宫”,用铁栅栏围起来,里面种上不同的植物,营造出复杂的环境。鸸鹋在迷宫里跑来跑去,既能锻炼腿部肌肉,又能满足探索的欲望。而且他还在不同的季节里,调整迷宫里的植物种类。夏天就种一些能遮阳的植物,冬天就种一些能保暖的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他发现鸸鹋的运动量增加了不少,腿部肌肉也比以前强壮了。

在鸸鹋养殖过程中,不同养殖场景的效果也有差别。家养的话,虽然方便管理,但鸸鹋缺少足够的活动空间,生长速度和品质都会受到影响。而在养殖场和农场,虽然空间比家里大,但如果不注意环境营造,鸸鹋的活动量还是不够。

咱们再来聊聊南北差异。就拿水葫芦和芦苇这两种绿植来说。在南方的湿地环境里,水葫芦和芦苇生长茂盛。南方的鸸鹋养殖,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水生植物,鸸鹋就能吃到更多样的食物,腿部肌肉发育也会更好。而在北方,水葫芦生长可能受到限制,芦苇虽然很常见,但营养成分和南方的不太一样。比如在河北,芦苇的营养成分更适合鸸鹋在冬季食用,能补充能量,在夏季则要搭配更多像紫花苜蓿这样耐旱又营养丰富的绿植。

现在很多地方的鸸鹋养殖都在探索适合当地的方法。从南方的湿地到北方的荒漠,从东部的平原到西部的高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挑战。

那这里有个问题留给大家,在鸸鹋养殖中,你认为最大的突破会是种植哪种绿植,还是创造什么样的养殖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