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的后半生》老教授成“抢手货”?女性观众:我不信,太假了!

最近,张国立主演的老年婚恋剧《我的后半生》在央视开播,本以为能靠老戏骨阵容和“夕阳红”题材收割一波好评,结果首播4集就翻

最近,张国立主演的老年婚恋剧《我的后半生》在央视开播,本以为能靠老戏骨阵容和“夕阳红”题材收割一波好评,结果首播4集就翻车了!

豆瓣评论区直接被差评刷屏,观众最大的槽点就俩字——假到离谱!

1. 退休老教授成“香饽饽”?

剧中,张国立演的退休中文系教授沈卓然,老伴去世后突然成了婚恋市场的“顶流”——几十个大妈抢着和他相亲,连年轻护士长都对他一见钟情,甚至主动搬进他家照顾起居。

这剧情直接把观众看懵了:“普通退休教授月薪一万,没权没势,现实中谁抢啊?”

有网友吐槽:“这设定要是换成女教授被年轻小伙狂追,估计还能让女性观众爽一把。

但老头儿被众星捧月?编剧怕是对老年婚恋市场有啥误解吧!”

现实中,城市相亲角里的退休大爷可没这待遇,条件一般的甚至得去农村找老伴儿,剧里这“虚假繁荣”简直像平行宇宙。

2. 角色身份“降级”惹争议:王蒙的原著可不是这么写的!

该剧改编自作家王蒙的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但剧版把男主角的身份“大砍一刀”。

原著里,王蒙笔下的教授自带社会地位,住高干病房、说话有分量,而剧里沈卓然就是个普通退休教师,住院时却能靠一通电话摆平医闹,这反差让观众直呼:“普通教授哪有这能耐?编剧为了造英雄光环,连基本逻辑都不要了!”

更离谱的是,剧里老头前一秒还在葬礼上哭到晕厥,下一秒就对护士长上演“夕阳红偶像剧”,写情诗、当众表白一气呵成。

观众吐槽:“这哪是专情老教授?分明是‘老年海王’!”

3. “狗血”拼不过“真实”?东北相亲综艺都比这剧接地气!

虽然剧里安排了亲家母大闹葬礼、手机铃声放《好日子》等荒诞桥段试图搞笑,但观众并不买账:“为了冲突而冲突,和真实生活差太远了!”

相比之下,东北的老年相亲节目反而被夸“真实”——大妈们开口就问退休金、房产、能不能做家务,老头们直接摊牌:“找老伴就是图个做饭的。”

这种赤裸裸的生存诉求,反而让观众觉得“虽然扎心,但够真实”。

反观《我的后半生》,既要拍老年爱情的美好,又不敢直面现实中的算计和矛盾,最后拍成了“悬浮童话”。

有观众犀利总结:“这剧唯一的优点就是许娣演的亲家母,咋咋呼呼贡献了全部笑点,其他部分纯属‘人工糖精’。”

4. 性别视角“翻车”:女性观众为啥不买账?

差评中,女性观众的愤怒尤其明显。

剧中,退休老头被众女追捧,而同样条件的女性角色却要么当“恶毒亲家母”,要么成“心机保姆”。

这种“男频爽文”式的叙事,让不少女性观众感到被冒犯:“现实中老年女性再婚难多了,凭啥剧里老头就能轻松躺赢?”

有网友建议:“如果把主角换成女教授,拍她如何冲破年龄歧视、社会偏见去追求幸福,绝对比现在更有共鸣。”

可惜编剧选择了更“安全”的男性视角,最终拍出了一部让观众觉得“既假又俗”的闹剧。

结语:老年婚恋题材,不该只剩“狗血”

《我的后半生》本可以成为一部打破年龄偏见、探讨老年人情感需求的诚意之作,却因失真的人物设定和性别偏见翻了车。

观众真正想看的,不是“老头开挂谈恋爱”的意淫剧情,而是真实展现老年婚恋中的困境与温暖——比如财产分割的纠葛、子女的反对、社会观念的束缚。

与其用“假甜”糊弄观众,不如学学那些敢拍现实的相亲综艺,毕竟真实,才是最好的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