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国乒8-0也不上替补!林高远无法上场闹笑话 赢了又赢,赛程来搞笑

赛程迷惑:8-0赢了又赢,你是来搞笑的吗?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的赛程让人看不明白。12月7日,中国队8-0轻轻松松剃光了罗

赛程迷惑:8-0赢了又赢,你是来搞笑的吗?

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的赛程让人看不明白。12月7日,中国队8-0轻轻松松剃光了罗马尼亚队的头,然后12月8日,半决赛还是对阵罗马尼亚!循环赛制没单场淘汰赛的刺激,这次又碰上实力悬殊的对手,比赛的含金量直接打了个折扣。

更尴尬的是,观众也没啥期待。这种“重复赛程”不仅让比赛失去悬念,还让人觉得特别浪费时间。赢一次是胜利,赢两次就有点搞笑了。罗马尼亚队估计也很无奈:昨天被碾压,今天还得硬着头皮上,真是“人在比赛,心在家”。

替补去哪了?杀鸡用牛刀,林高远能不能上?

面对罗马尼亚这种实力明显不够看的对手,国乒依然派出孙颖莎、樊振东这些“天花板级”选手,赢得毫无悬念。问题是,替补们去哪了?林高远、梁靖崑、王艺迪、蒯曼这些人难道就只能坐冷板凳?

比赛没悬念,那就练兵啊!让替补选手上场,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还能给主力选手喘口气,避免被对手研究透彻。结果呢,替补没上场机会,主力选手打得无聊,教练组的安排只能说是有点“保守”。

训练场的争论:林高远和周启豪的“鹰眼之战”

替补上不了场,林高远只能在训练场上刷存在感。结果他和广东老乡周启豪因为一个滚网球的判罚杠上了。周启豪认为这个球应该有效,而林高远坚持无效,哥俩当场争得不可开交。甚至把刘恒教练和林诗栋也拉来评理,最后刘恒无奈地表示:“没法看清,这球必须用鹰眼。”

林高远和其他替补选手渴望表现的心情有多迫切。他们在正式比赛中没机会出头,只能在训练场上较真。比赛中替补没机会,训练中就只能靠“杠”来证明自己。

孙颖莎的自白:松弛可能丢局,主力也有烦恼

孙颖莎在赛后坦言,面对实力差距过大的对手,比赛时很容易松弛,甚至可能丢一局。虽然这只是个假设,但也暴露了一个问题:主力选手在这种低刺激强度的比赛中,如何保持专注?

对国乒来说,比赛不仅是为了赢,更是为了找状态。可如今的赛程和对手,不仅让比赛变成了“例行公事”,还可能让主力的竞技状态受到影响。与其让主力抱着“可能松弛”的心态打比赛,还不如让替补上去“真刀真枪”地拼一把。

刘国梁的奥运梦:混团入奥到底现实不现实?

刘国梁一直想把混团赛推上奥运舞台,但现实情况很骨感。奥运会项目瘦身是大趋势,乒乓球已经有混双、男团、女团三大项了,再加一个混团,可能性有多大?再说了,这次混团世界杯的比赛质量也就那样。外协会大多雪藏主力,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性都不高,国际奥委会会看得上吗?

混团入奥的初衷没问题,但目前来看,这个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都不够。与其费劲去争一个新项目,不如把现有的比赛办得更有看头,吸引更多国家重视乒乓球。

外协会敷衍参赛,国乒独自“打太极”

混团世界杯的另一个槽点就是外协会的态度。大部分外协会都没有派出主力参赛,比赛的质量可想而知。国乒主力上场,打得跟切菜一样,比赛成了“国乒训练场”,其他国家的选手也甘当陪跑。这样的比赛,连基本的对抗性都没有。

乒乓球本来就是国乒的强项,如果对手再不认真,比赛就彻底失去意义了。长此以往,这类赛事只会成为国乒内部练兵的平台,根本无法吸引更多关注。

人才过剩:幸福的烦恼?

国乒的阵容厚度确实让人羡慕,但“幸福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本次比赛,替补选手几乎没机会亮相,主力选手反而有些“用力过猛”。林高远、梁靖崑这些选手的实力毋庸置疑,但他们却成了“隐形人”。这种“人才过剩”的局面,教练组显然还没找到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