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儿童抽动症,农村常见的桑树枝就能熄风止颤。九成家长不知道!

许多家长一见孩子眨眼、清嗓、咧嘴,就急着用硫必利或氟哌啶醇压制,殊不知这类药物可能伤脾胃、损肝肾,时间久了,越治越严重!

许多家长一见孩子眨眼、清嗓、咧嘴,就急着用硫必利或氟哌啶醇压制,殊不知这类药物可能伤脾胃、损肝肾,时间久了,越治越严重!呕吐、嗜睡、反应迟钝……副作用让孩子雪上加霜!

中医调理抽动症讲究“顺其势、疏其滞”,一截农村随处可见的桑树枝,就能平肝风、通经络、止抽动!今天就教大家如何用这不起眼的小树枝,帮孩子稳心神、止小动作!

中医称抽动症为“肝风证”“筋惕肉瞤”,核心病机是肝阳化风、脾虚生痰、经络不通。桑枝性平味苦,归肝经,《本草纲目》记载其能“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现代研究更发现其富含黄酮类、生物碱,可调节多巴胺分泌,抑制神经肌肉异常兴奋。

我之前治疗过一个7岁男孩晨晨,他频繁眨眼、咧嘴三年,西药治疗反复发作。就诊时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如按琴弦。

辨证属肝亢风动、筋脉失养。

【药方】桑枝、钩藤(后下)、白芍、天麻、茯苓、炙甘草

在用药的同时,我让家长配合每日揉按太冲穴(脚大趾缝后1寸)3分钟。

两周后抽动频率减半,一月后仅紧张时偶发,现已停药半年未复发。

分享桑枝三个妙用:内调外敷,标本兼治

桑枝煮水泡脚——引火下行

方法:取霜后老桑枝,掰段煮沸20分钟,兑温水至40℃,每晚泡脚15分钟。

功效:桑枝通络力强,配合足部肝经(太冲)、肾经(涌泉)穴位刺激,可引上亢的肝火下行。

适用:抽动伴脾气暴躁、入睡困难、手脚心热的孩子。

嫩桑芽煮茶——柔肝熄风

方法:清明前后采嫩桑芽,晒干加菊花、冰糖,沸水焖泡10分钟代茶饮。

功效:桑芽清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可缓解眨眼、皱眉等头面部抽动。

注意:脾胃虚寒者加生姜2片同煮。

桑枝外敷包——通络止痉

方法:桑枝粉+天麻粉,用米醋调糊,敷于颈后大椎穴、双足足三里,纱布固定30分钟。

功效:通过皮肤透药,直接舒缓颈部、四肢肌肉紧张,对耸肩、甩手等动作效果显著。

家长必知三大禁忌

1. 忌过度提醒:反复训斥“别动了”会加重孩子焦虑,诱发抽动!

2. 忌盲目进补:蛋白粉、蜂王浆等滋腻食物易助痰生风,加重病情。

3. 忌剧烈运动:篮球、长跑等耗气运动可能加剧肝风,建议选择游泳、太极等舒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