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红红妈~
01
最近,我姑姑让我帮问问身边做旅行的朋友,有没有好的旅行团,她准备给自己报个团出去享受一下生活。
姑姑的前半辈子几乎都围着老公孩子转,从来没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突然做出这个决定,让我感到惊讶,又替她高兴。
想当年,姑姑也是追求者众多的妙龄少女,经人介绍认识姑父,两人处了一段时间就结婚了。
婚后,姑姑一边在厂里上班,一边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姑父在另一个单位工作,按说两人的小日子也算安稳。
只是婚姻漫长,花无百日红,生活中的琐碎问题开始浮现出来。
姑姑生孩子后,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家庭,辞去厂里的工作,专心在家相夫教子。
原本想着夫妻之间相互体谅,日子能顺顺当当过下去,结果现实并不如愿。
姑父是个木讷又不善言辞的人,可有时候连最基本的关心都做不到。
有一回,姑姑生病躺在床上,孩子又小还得照顾,她满心希望姑父下班回来能搭把手。
结果姑父下班回到家,看见姑姑的状况,觉得可能睡一觉就会好。
然后就像往常一样,坐在沙发上看起了报纸,也没进一步去询问姑姑的身体状况,更别说主动去做做饭或者带带孩子。
平时生活里,姑姑想和姑父聊聊孩子的学习情况,或者说说家里一些需要商量的事儿,姑父总是心不在焉,敷衍几句就过去了。
时间久了,姑姑觉得自己就像对着一堵墙在倾诉,心里的委屈和孤独感越来越重。
02
还有,姑父喜欢在经济上,和姑姑分得清清楚楚。
家里的开销,大到水电费、孩子的学费,小到买菜的钱,姑父都要和姑姑算得明明白白,说是各管各的一部分,美其名曰 “公平”。
姑姑为了给孩子添置些新衣服、买点学习用品,有时候手头紧了,想让姑父支援一点,姑父却老大不乐意,觉得那不是他该负责的范围。
后来,姑姑想着自己做点小生意,在家附近摆个摊卖点手工编织品,挣点零花钱,也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可姑父不仅不支持,还冷嘲热讽,说她瞎折腾,肯定干不成,这让姑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努力在姑父眼里一文不值。
自从姑姑辞职后,姑父就默认家务是姑姑一个人的事儿,每天下班回家,就往那椅子上一坐,等着姑姑把饭菜端上桌。
家里打扫卫生、洗衣服这些活儿,姑父更是连碰都不碰,哪怕姑姑有时候忙不过来,让他帮忙拖拖地,他也是不耐烦地敷衍不做。
姑姑看着自己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而姑父却置身事外,心里的怨气也就更大。
总算把日子熬到,孩子长大成人,姑姑年轻时候喜欢画画,想着重拾爱好,报个老年大学的绘画班,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圆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
可姑父知道后,却觉得姑姑都这岁数了,还花那钱、费那劲干啥,有那时间不如把家里照顾好。
姑姑和姑父没少为这个事呛呛,可姑父很固执,根本不听姑姑的想法,这让姑姑特别伤心,感觉自己在这个家里连追求一点喜好的权利都没有。
姑姑的经历,让我想起了那个勇敢的“五十岁自驾游阿姨” 苏敏,她们在婚姻里都经历了太多无奈和失望。
可这些失望,往往是丈夫的表现,带给妻子的真实感受。婚姻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双人舞。
03
01、缺乏情感关怀与沟通。
夫妻之间本应是最亲密的关系,需要彼此倾听、关心和理解。
如果丈夫总是忽视妻子的情感需求,对交流毫不在意,那妻子就会在这段关系中感到孤独和无助,感情也会在这种冷漠的相处中逐渐变淡。
02、经济上的计较与不支持。
家庭是两个人共同的港湾,经济上也应该是相互扶持、共同规划的。
要是丈夫在钱的事儿上和妻子分得太清,又不支持妻子去实现经济独立或者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想法,会让妻子觉得自己在丈夫心里没什么分量,也会对这个家的归属感大打折扣。
03、家务分担不均。
家是两个人的家,家务自然也该共同承担。
丈夫当甩手掌柜,把所有家务都丢给妻子,还不珍惜妻子的劳动成果,这无疑会让妻子觉得自己承担了过多的压力和责任。
长此以往,心里的不满和委屈肯定会越来越多。
04、不尊重妻子的个人选择与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生活的追求,妻子也不例外。
当丈夫总是限制妻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否定妻子的梦想和努力,那妻子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自我,在婚姻里就像被困住了一样,没有幸福可言。
五十岁是人生的分水岭。
如果一个女人站在这个节点,回首过往的婚姻生活,全是委屈和辛酸,而且还是枕边人给的,那是多么伤心无语的事情。
真心希望夫妻之间都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用心去经营婚姻,别让那些不作为的小细节破坏家庭和睦。
彼此能相伴走过一生,是多么幸福圆满的事情。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