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郭淮,就会不由想起《三国演义》的一句台词“郭淮孙礼休走!”,然后是他们狼狈败逃的场景。但是在实际上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导,历史上的郭淮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名将!
在小编看来,在三国当中,颜值和实力都被严重低估了地就是郭淮,他是三国魏国的一员实力与智谋与一体的名将。我们都知道在魏、蜀、吴三国之中,魏国最强大,可谓是人才济济,在谋略上、武将上的人数数不胜数,实力也是让蜀吴两国联合起来对付的强敌。 一生征战30余年,立下许多战功,就连蜀国名将姜维也要稍逊一筹。 正始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的各羌人首领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互勾结叛乱,包围进攻各处城镇,与南部蜀军联络,请求他们的支援,凉州著名的胡人首领治无戴也叛反,响应他们。
讨蜀护军夏侯霸统领各军在为翅驻守。郭淮的军队刚到狄道时,谋臣们都认为应该先讨伐抱军,平定局势。这样,对内可以平定凶狠的羌人,对外可以挫败敌人的图谋。郭淮推测姜维一定会来攻打夏侯霸,于是进军讽中,转向南边到霸城迎敌。姜维果然攻打为翅,正好郭淮的军队赶到。姜维不敢出战,悄悄退兵了。之后郭淮讨伐反叛的羌人,杀掉首领,首领被杀掉了,剩下的人只有投降了。正始九年,反叛军蛾遮塞等人驻守河关、白土的旧城,占据黄河,抵御郭淮的军队。
郭淮知道正面渡河和他们战斗会被打败的,所以一部分人佯装渡上游,另外一部分秘密绕到下游去,两边一起渡过去下游发现的时候已经到岸了很快就占据了下游的白土城,又向着上游联合上游渡河的一起进攻蛾遮塞,取得胜利。 反叛军治无戴出兵攻打武威城,将很少一部分人留下保护亲人百姓。郭淮知道后,直接率领军队偷袭西海,没想到走到半路碰到了反叛军主力,偷袭失败,和反叛军在龙夷山以北交战。治无戴战败逃走。
反叛军令居这个凶恶的胡人部落据守在石头山西部,切断交通,断绝了魏国使者的来往。郭淮知道后在返回时顺便讨伐,打败他们。姜维留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筑城,收留战败的羌人,并保护他们,作为人质。郭淮想分兵攻打重山,将领们认为姜维的军队西去接应胡人,廖化也凭借险要地势驻守,郭淮兵分两路两头出击,这样力量不够强大,就不能制服姜维了,不如率军一同往西,趁胡人和蜀军还未汇合,断绝他们的内外联系,这叫攻击敌方汇合战法。
郭淮说:“现在去攻取廖化,出乎他们的意料,姜维必然仓皇赶回来救援。等姜维到达时,我们早已平定了廖化,而且姜维疲于奔命,士气大减。我军不用往西出征,而胡人和蜀军的勾结自然断开,这是一举两得的计策。”于是派夏侯霸等人到沓中追击姜维,郭淮自己带领各军去攻打廖化。姜维果然仓促赶回,想救援廖化,一切全都如郭淮所料。郭淮被封为都乡候, 打败廖化,收复句安,战功显赫。
不止在军事上,在感情上也是名人,古代皇帝自己三宫六院,妃子纵多,也不管臣子的三房四房的,郭淮的内兄王陵犯了大事,连带王陵的那一辈全部要被处死,王陵的妹妹就是郭淮的妻子,郭淮知道妻子会被处死,内心很是痛苦,他知道战功再显赫也是臣子,也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眼睁睁的看者妻子被带走,五个儿子也跪在地上磕头请求把母亲救回来,他只是写了一封书信说孩子没了母亲,郭淮没了妻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愿以己之命换得妻子的宽恕,之后王上被打动了,足以看出郭淮对妻子很重感情。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演义小说有很强的立场倾向,读者在娱乐的角度可以参考,但还是要保持理性的判断,因为现实生活还是以理性为主导的。而历史中真正的郭淮,是一位被低估了的名将。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所分享的内容,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否还有着其他不同的观点呢?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多多支持一下小编的创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