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简直离了个谱

有这么一家医药公司,无产品,无客户,无营收,在“三无”状态下成功上市。2022年1月份登陆科创板,以22.98元的发行价

有这么一家医药公司,无产品,无客户,无营收,在“三无”状态下成功上市。

2022年1月份登陆科创板,以22.98元的发行价,发行1.1亿股,成功募集25.28亿元。然后两年过去,现在股价跌到7.16元,回撤近70%。跌成这样并不是重点,更奇葩的点在于公司财务信息。

这家医药公司成立于2010年,但在2021年前营收都是0。到2021年开始才有微薄的收入:

2021年营收:4574.88元

2022年营收:2.61万元

2023年上半年营收:7.78万元

其中21年和22年扣除与主营收入无关的收入后,这两年的营收依然为0。

咱就说,打工人一年挣的也不止这个数啊,何况这还是家上市公司。

只能说高手,实在是高手!不过公司虽赚得少,但亏得多啊!

2018年-2023年上半年分别亏了6000万元、1.72亿元、2.47亿元、2.35亿元、2.47亿元、1.85亿元。

5年半的时间合计“烧钱”约11.46亿元。

好在IPO募集了20多小目标,也够折腾好几年的,只是苦了小股东们。尽管公司赚得少,亏得多,但高管们薪资可不低。

2021年在公司营收4000多元,亏损2.35亿的情况下,董事长薪酬为344.82万元。

2022年在公司营收2.6万元,亏损2.47亿的情况下,董事长薪酬为456.65万元。其他高管也是年薪百万起步。为啥这么壕,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呐!

除此之外,更魔幻的是原本该和散户“共进退”的保荐机构,也早已脱离苦海,成功上岸。

据2019年科创板新规,保荐机构必须跟投相应股票,需按照发行价认购2%-5%的新股,且持有时间不少于24个月。当时该医药公司上市承销费花了1.3亿,而保荐机构也按要求认购了330万股,为总股本的3%。

原本应该有两年的限售期,但有人发现,持股3%的该机构并没有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

反而在上市首日,该股就转融通出借了330万股,融出资金5800万,数字间的巧合,值得细品。

真真是一天也等不及啊,最后只剩小散户们承受风雨摧残。

而就在近期,该医药公司发了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营收在1300-15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500倍上下。但当年研发费就花了4万万,还处于烧钱阶段,照这个速度,不知得猴年马月才能赚回亏损的小目标。

不过因二级市场捞的不少,现在公司账上还躺着大笔的钱,也够普通人奋斗N辈子了。

至于为何营收为0也能上市?据科创板第五套上市规则,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且满足相应条件的,可不做营收要求。

遇到类似的情况,大家还是要擦亮眼睛啊!

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我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