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被困太空宇航员归来!中国飞船着陆瞬间冒火花,美国为何不会

文|头号分享编辑|头号分享八天变九个月!美国这场艰难的航天任务终于落幕,此次创下了美国航天历史单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记录

文|头号分享

编辑|头号分享

八天变九个月!美国这场艰难的航天任务终于落幕,此次创下了美国航天历史单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记录。

而这一切的意外,从飞船发射时就埋下了隐患,原本NASA对波音的“星际客机”飞船给予厚望,毕竟这是该公司首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

可是,任务一开始就状况不断,在飞船刚刚进入轨道时,推进器就出现了问题,5个推进器中有4个失灵。

推进器是飞船调整姿态、保持飞行稳定的关键设备,故障可能会使飞船偏离轨道,甚至出现无法对接空间站。

NASA与波音团队立刻展开紧急修复,所幸4个推进器最终恢复了功能,但另一个始终未能修好,带着隐患,飞船勉强完成了对接任务。

之后更是出现了氦气泄漏,导致原本负责带回两名宇航员的“星际客机”无法将宇航员安全带回地球。

NASA的工程团队在综合评估后做出来决定,让两名宇航员滞留国际空间站,等待其他飞船前来接应。

但这一等就是大半年,碍于外界的压力,特朗普要求马斯克把这两人接回来,就这样他还不忘抨击拜登,称其“可耻地遗忘了这两名宇航员”。

马斯克也不忘记“补刀”在2月份在社交媒体上称,SpaceX原本可以提前几个月将他们接回,但拜登政府因为“政治原因”拒绝了。

拜登都下台了,特朗普和马斯克都不想让其安宁啊。

回到救援任务上,在SpaceX团队接到任务后,迅速开始调整飞船,确保其具备载人救援功能。

按计划,这次救援任务将由“龙”飞船9号负责接回宇航员,NASA决定先让“龙”飞船10号发射,完成任务交接后再由9号飞船返航。

其实原本“龙”飞船10号定于当地时间3月12日发射的,但地面支撑系统出现了问题,原定的发射日期被迫推迟。

NASA不得不重新制定方案,按最初的计划,宇航员将在3月16日返回,但由于10号飞船的延迟,时间推迟到了3月19日。

可就在大家都以为返航日期已定时,天气预报却再次“泼了一盆冷水”。

NASA根据评估发现,3月19日的天气条件并不适合返航,无奈之下,NASA决定再度调整时间,提前至3月18日返航。

经历了连番波折后,3月18日,NASA确认返航条件满足,SpaceX“龙”飞船成功启动返航程序。

经过短暂而惊心动魄的返回旅程,于3月18日当天17时57分(美国时间),这两名波音宇航员终于在佛罗里达海域平安着陆,结束了他们长达9个多月的太空滞留。

从这里就能看出,航天真的很难,载人航天更难,想要确保人员安全,连天气因素都得考量在内,这一路,真的太不容易了。

此次飞船着陆的直播相信很多网友都进行了观看,其实整个返航的过程跟我们的神舟飞船差不多,都是进入大气层变成一个“火球”,之后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着陆。

但在一些小细节上却有些偏差,比如我们的神舟载人飞船开伞后,只有一个,而美国的“龙”飞船却有四个。

还有在着陆时,美国的并没有产生火光或者浓烟,但中国和俄罗斯的飞船在着陆时,却会产生火光和浓烟,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们技不如人?

其实,事实远非如此,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谁更先进,而是着陆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

中国神舟飞船选择在陆地着陆,而陆地着陆带来的一大挑战就是减速问题。

飞船从太空高速返回地球时,速度极快,接近第一宇宙速度(约7.9公里/秒),在穿越大气层后,即便打开了降落伞,速度依然较快。

以神舟飞船为例,即便降落伞打开后,飞船下降速度依然高达每秒8米左右(约每小时28公里)。

这样的速度如果直接着陆,哪怕地面有缓冲装置,宇航员也会受到较大冲击,可能引发骨折、内伤等危险。

为了进一步减速,确保宇航员在落地时受到的冲击降到最低,神舟飞船在着陆离地一米时,在瞬间的10毫秒内同时启动4台反推发动机。

短暂喷出一股强劲的火焰,产生向上的推力,将飞船下落速度从每秒8米降至约1米,从而极大降低着陆的冲击力。

这时,你在着陆直播画面中看到的火光四溅、烟尘滚滚,正是这4台反推发动机启动后的燃烧尾焰所致。

这样的技术有多难可想而知,因为4台反推发动机必须精准同步启动,推力一致,才能保证飞船不会侧翻、失控,否则将对舱内宇航员造成巨大风险。

而美国这次与神舟飞船不同,SpaceX的“龙”飞船选择了海上降落的方式。

海上溅落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大海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缓冲垫。

当“龙”飞船降落至接近海面时,4个巨大的降落伞已经将飞船的下落速度大幅降低,而入水时,海面为飞船提供了进一步的缓冲效果。

借助水的阻力,飞船自然减速至安全着陆速度,因此,“龙”飞船不需要像神舟飞船那样使用反推发动机来强行降速,因此也就没有火光四溅的场面。

海上溅落的缺点是对天气条件要求更高,恶劣的风浪可能给着陆带来风险,此外,落水后的回收工作复杂,必须派出专业船只快速找到并打捞飞船。

所以无论是中国的神舟飞船的“火花四溅”,还是美国的“龙”飞船的“平稳入水”两种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根据任务需求和地理环境不同,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在地球,我们是这个国家,那个国家的人,但在太空我们就是地球人,所以每一次人类航天技术的突破,都是人类的巨大的胜利。

无论是中国神舟飞船那震撼人心的火花四溅,还是美国“龙”飞船轻盈而稳妥的海面降落,它们所展现的,都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结合的成果。

人类对星空的向往从未停止,未来的征途充满挑战,愿每一次飞船回家时,都能传来那最温暖的一句话,“我们,安全到家了”。

信息来源:环球网于2025年3月18日发布的——《一文梳理!太空“出差”8天变9个多月,美宇航员终于要回家,他们都经历了啥?》

信息来源:新京报于2025年11月4日发布的——《返回舱着陆最后一米,4台着陆反推发动机10毫秒内同时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