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小米汽车YU7上市计划不变 智驾安全与生产压力引发关注

2025年4月24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通过社交媒体回应近期传闻,明确表示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仍将按原

2025年4月24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通过社交媒体回应近期传闻,明确表示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仍将按原计划于今年6月至7月上市。

此前,有消息称该车型可能推迟发布,引发市场猜测。王化强调,YU7的上市时间“从未改变”,并重申雷军此前公布的规划。不过,这一声明背后,小米汽车正面临智能驾驶安全争议与生产管理质疑的双重压力。

YU7技术参数与市场定位

根据工信部第39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小米YU7定位纯电动SUV,车身尺寸为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及博世ABS系统,双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220kW和288kW,最高时速253km/h。

雷军曾公开试驾体验,称其“续航能力出色。”从定价来看,YU7将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助力小米汽车实现2025年36万辆的销量目标。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已超75,625辆,3月单月交付量达29,000辆,市场表现强劲。

智驾安全和生产管理引争议

尽管YU7发布在即,小米汽车近期却因多重危机陷入舆论风暴,其高速事故引发的智驾安全争议与工厂管理问题交织,暴露出企业在技术激进扩张与生产体系成熟度之间的失衡。

今年3月份,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发生致命事故,导致3人身亡。调查显示,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L2级辅助驾驶状态,纯视觉感知方案在夜间突发障碍物场景下失效,系统仅提前2秒发出接管预警,远低于人类生理反应极限。这一事件引发不少争议。

除智驾安全外,小米汽车工厂的生产管理问题亦被推至台前。内部员工爆料称,北京工厂蓝领岗位实行“双班倒”制度,焊装车间每日工作12小时、月工时高达290小时,远超传统车企标准;白领研发岗则面临“12小时工作制”常态化加班,35岁以上员工遭遇薪资歧视。尽管福利待遇优于行业(如12%公积金、餐补等),高强度作业仍被质疑透支员工健康与企业口碑。

此前,小米高管胡峥楠公开的生产车间照片显示,部分员工未佩戴护目镜及工作帽,也引发外界对小米生产车间安全规范的争议。

写在最后:

小米的危机本质上是技术、资本与人性之间的博弈。雷军“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狼性文化,在汽车制造业中需重新校准:员工的方向盘不应被流水线绑架,车主的方向盘不能依赖不成熟的智驾系统,行业的方向盘则需在扩张与安全间找到平衡。若无法实现从“流量驱动”到“责任驱动”的转型,新势力车企或将陷入“增长即风险”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