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遇人遇事,先区分善恶,再决定进退。

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他。因为看他的样子,听他的讲话,都觉得格格不入。他说的是苦口良药,但世间人
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他。因为看他的样子,听他的讲话,都觉得格格不入。他说的是苦口良药,但世间人听不惯。恶缘是引人造罪的因缘,随时可以遇到,而且你很喜欢同他交往,以后吃亏上当,已经晚了。所以遇人遇事,要先分清善恶,再决定进退。 藕益大师有句话是:“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 弘一法师对藕益大师这几句话颇为赞同。他在讲经说法时为众人解释这句话作为开示:“‘善友罕逢,恶缘偏盛’”,此八个字把世间相说透了。善知识很难遇到,但是遇到之后,你也不一定喜欢他。因为看他的样子,听他的讲话,都觉得格格不入。他说的是苦口良药,但世间人听不惯。恶缘是引人造罪的因缘,随时可以遇到,而且你很喜欢同他交往,以后吃亏上当,已经晚了。 真正善知识必定谦虚。从前闭关的人是为养道,道业已经成就,闭关清修,等待时节因缘成熟再出来弘法利生。现在不行,尚未出家即闭关,已失掉闭关的意义。在今天这个时代,以佛为师,以经为友,决不会错。应有刚毅的志气,成就自己的道业,坚守原则,决不同流合污。 世间人原本就有很多扮相,交一个心存正气的有品位的人做朋友并不容易。有时候,反而是我们恰恰能被别人看透,想要不被别人看透,并非隐藏心迹就可以做得到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让自己没有心迹可寻。三藏禅师一直自诩神通广大,一次他找受人们尊敬的慧忠禅师前来印证。 慧忠禅师看了三藏一眼,问道:“早有耳闻您可了人心迹,是这样的吗?” 三藏恭敬地笑了笑说:“弟子不才。” 慧忠禅师在心里起了一个念头,然后问三藏:“你告诉我,我现在的心思在什么地方?” 三藏微微一笑,说:“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着默许了,然后又有了一个新的念头,于是又问道:“那你再告诉我,现在我的心思在哪里啊?” 三藏得意地笑了笑说:“禅师怎么会想到和山中的猴子玩耍呢?” 慧忠禅师又是微微一笑,慢慢进入了禅定的状态,他缓缓地说:“那你现在告诉我,我的心思在什么地方?” 三藏使尽了浑身解数,依旧没有看出慧忠禅师的心思在哪里。 慧忠禅师再次微笑着说:“你知道为什么你没有找到我的心迹吗?” 三藏茫然地摇了摇头。 慧忠禅师说:“因为我刚才根本就没有心迹,你自然不能找到。” 做人就是如此,只要你有心迹存在,无论隐藏得多深,最终还是会被人探察到,所以要不想被别人探察到心迹,就要做到心无外物。

评论列表

蒋云强_学佛人
蒋云强_学佛人 2
2024-03-20 18:37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