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原来的哪吒是什么样子的,饺子导演的逆天之作!

多数人觉得,动画电影省去了真人电影的实景拍摄,不过一群人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然而,远非表面看到的那般简单,从天马行空的故

多数人觉得,动画电影省去了真人电影的实景拍摄,不过一群人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然而,远非表面看到的那般简单,从天马行空的故事构思,到考验技术的一帧帧画面绘制,要历经漫长而繁复的制作周期。就拿《哪吒之魔童闹海》来说,传闻成本耗资5亿,前后磨了5年,且每天在“赶工”,即便如此,饺子导演为了保周期也不得不勉强通过100多个镜头。

角色设计:从“清凉”到“收敛”的蜕变

在角色设计上,往往需要一次次推翻、重塑,才能“雕琢”出直击人心的形象。以敖闰为例,最初的形象堪称“省布料”典范——从肩头到脚踝几乎全裸,胸前仅用一对龙爪造型的布料遮挡,整体风格热烈张扬,美得令人不敢直视。后续修改的几版中,或走浓郁欧美风,或尝试典雅古韵风,或偏向夸张漫画风,但裙叉始终开至大腿根,邪魅气质尽显,仿佛将“坏”字直接写在脸上。

最终呈现在电影中的版本收敛了许多,更适合全年龄段观众。尽管设计保守,但依然难掩其风流体态:薄唇轻启,声线撩人;每个眼神如钩子般勾人心弦,媚惑至极。这种既保留魅力又不失分寸的调整,正是饺子导演的高明之处。

其他角色的“进化史”

不仅是敖闰,其他角色的设计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哪吒:最初并非现在这般黑眼圈、獠牙的叛逆形象。在曝光的草图中,他或扎着标志性的冲天双鬓,浑身散发着强烈的正义感,气质稍显“土憨”;或眼皮轻抬,尽显天不怕地不怕的叛逆个性。

- 太乙真人:本应身形清癯、仙风道骨,却被颠覆改编成袒胸露肚的“胖”仙人,谁说仙人必须高冷?

- 土拨鼠:起初被设定为表情丰富的卡通形象,后优化为写实风格,避免了圆滚滚互相掐脖的“相扑感”。

导演的考量:平衡美感与合适性

饺子导演曾表示,每个时代的故事都应符合那个时代的思想观。封神原著中的哪吒本是煞星,而经典的79版也经过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在角色设计上,他不仅注重美感,更考虑到全年龄段观影的需求。例如,敖光最初的设计偏兽型,龙头搭人身,后改为通体雪白、身形雄浑,最终成为集冷静、温柔、霸道于一体的龙族领袖。

总有差评说哪吒系列电影胡编乱改,将老祖宗留下的故事改得面目全非。但正如饺子导演所言,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在不断更新,为当代观众拍出好电影才是关键。从敖闰的形象演变中,我们看到了动画制作的匠心与智慧,也见证了传统神话在现代社会的焕新生命力。这一次,饺子导演又试对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