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又出“司机骚扰”事件!网约车平台的错还是司机的错?
提到网约车,虽然在大家的心目中仍然是一块儿具有创新意识的互联网服务产业,不管“滴滴出行”到底有方便,服务有多周到,但是在大家眼里,滴滴的安全问题是大家一直在持续关注的问题。近日,又从滴滴司机圈传出来司机“咸猪手”的骚扰事件,滴滴司机趁机触摸乘客手部和腿部,已经构成了骚扰,已经触碰到法律底线,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被滴滴平台严令查处,但是关系事情发展的源头,是滴滴的错还是司机的错?
滴滴今年大力实施“安全”战略,为了尽大可能挽回2018年由于管理疏忽而导致的负面影响,当然也希望通过大力整顿安全隐患,希望其顺风车业务能够尽快恢复上线,在安全方面,滴滴针对于每位司机朋友防止人车不符,出车前要进行人脸验证,甚至每天为司机朋友准备“临行前考试”,每日10题,但这始终阻挡不住司机骚扰乘客的事件发生,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滴滴平台之所以发展的那么快,是因为在跟上了共享时代的步伐,当然了,不排除也有在共享时代出现翻车的企业,例如小黄车“ofo”。在共享时代,像互联网超市平台设在很多公司里的“微型便利店”,公共场所的“共享充电宝”,嘀嗒出行的共享单车,滴滴出行更是征集了司机的私家车加以利用,当然了司机朋友能把车共享出来也是想挣点生活费补贴。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批报以一种对乘客“守株待兔”,甚至更严重的还会出现男版“东北2嫂”的心态,持有这种心态的人在我们的主题上自然是后者(司机)的错!
其次,那平台有没有错呢?很多人其实对滴滴平台对司机的管理太模糊,很多人都认为,兼职的工作,甚至都没有去滴滴公司看过,所有的滴滴安全会议,培训课程都不参加。的确,在之前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现象,滴滴也意识到了这种“散养”的弊端,所以最近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滴滴在每个城市都有驻点。隔段儿时间会通知平台司机进行安全培训,为了提高司机、乘客的安全,要求安装滴滴平台的专属视频监控—“橘视记录仪”,为保证滴滴平台乘客、车辆、司机共同的安全,安装才可以出车接单。当然了这一点的确值得鼓励,虽然记录仪没有多少钱,但是在车辆行驶安全、人员安全方面做到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从这方面看,滴滴平台为了多方的安全,的确费了不少苦心。
但是为什么仍然会出现这种问题呢?问题就在于这个“兼职”方面,滴滴平台通俗点讲,其实就是一个中介公司,自己没有一辆车,也不会给师傅缴纳5险1金,司机只能是多劳多得,很多人不会把滴滴作为一个全职职业,更不会加入“正规军”办理的“网约车资格证”,这就面临着一种现象,滴滴司机在出入人流量大的高铁站、火车站、商业街都会面临着被当作“黑车”、被查处的风险。
当然了,滴滴平台的创始人程维也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是自己的业务,另一方面是国家的政策,在这两方面,滴滴一直在催促关于滴滴司机办理合规资格证,限定时间内将会停止对不合规网约车接单的权利,已经办理资格证的司机毋庸置疑,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以挣取丰厚的回报是他们的很单纯的目的,这类司机肯定不会出现猥亵乘客的现象。而另外一种就是没有办理资格证仍在接单的“业余”司机,正想找一个理由退出滴滴平台,而自己又是制造“理由”的高手,所以出此下策。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平台没有强制取消不合规车辆接单的权利,虽然这让平台选择很艰难,但这毕竟是平台的责任。
不过,滴滴作为国内出名的互联网企业,对这种骚扰、猥亵等行为一直在大力打击,一键报警、设置紧急联系人、等待超时检测、接单前考试等都为乘客和司机提高了安全意识和有力保障,全方位维护网约车行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在为滴滴的上市做好铺垫,相信,网约车平台会治理的越来越好!
评论列表